20省将补发养老金!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差3000,补发差多少

Connor 币安交易所 2022-10-14 149 0

20省将补发养老金!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差3000,补发差多少

20省即将补发养老金,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相差3000元,补发金额会相差多少?(附20省最新的计发基数统计汇总表和计算对比)

截至10月中旬、已经有至少20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2022年最新的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基数——相比去年,各地上涨幅度都高于4%、有的甚至能超过10%——因此,2022年1月之后新增的退休人员、即使没能参加7月份的养老金上涨补发,待遇也有机会再 “上调”补发一次, 按照每年惯例,在10月至12月份左右,许多退休人员养老金账户上就会多出这笔补发的钱了。

然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职工退休金往往偏高、广大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相对比较低,在补发差额的计算方法和金额补发上,今年有新调整吗?核算方式是否公平呢,两者差距会继续扩大吗? 如果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本身相差3000元,补发金额会相差多少呢?我们一起对比算算。先看最新的计发基数统计表, 最新的广东省、四川省新鲜出炉、值得关注。

展开全文

20省计发基础统计表

(1)首先,企事业单位养老金计算方式已经实现并轨,算法上不会实施“双轨制”

从2014年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前在养老金待遇重算补发上面,方法是一样的——不管你是企业退休职工、灵活就业退休人员,还是机关退休、事业单位退休,今年10月后养老金重算补发是一视同仁的,不会说实施“多轨制、双轨制”, 是很公平的。

大家可以放心,计算的公式一致、并不是说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较低、就会给你更少地重算补发。

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重算补发的钱,不涉及到个人账户养老金。不管你是企业退休、体制内退休还是灵活就业退休,其实替换新基数重算补发,影响补发金额的因素主要是个人 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参保的档次指数、你退休的时间、本地补发到位的时间,还有你所在省市计发基数的涨幅大小。

但是,有一点不一样的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1993年之前的连续工作时间更稳定、所以很多人很容易认定 视同缴费年限,而且体制内的人员,在职时养老保险缴费指数可能会超过1.0,但是多数的企业职工缴费指数常常是0.6左右,因此这里就相对来说有些“不公平”了。

所以,在同一个省份里面、两个同时退休的企事业单位职工,肯定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发的金额更多—— 因为缴费指数更高、视同缴费年限往往更长,我们不妨举例演算一下。

(2)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刘爷爷,跟企业退休人员王爷爷,养老金相差3000元,补钱差距有多大?

假设事退刘爷爷工龄38年、退休金8000、 视同缴费年限33年、实际缴费5年,缴费指数1.1、过渡性系数1.3%;

然后企退王爷爷工龄28年、退休金5000元、实际缴费28年,无过渡性养老金,缴费指数0.6——两人在同一个省市退休、 计发基数今年都涨了600元,他们都是当年的年初2月份退休、然后当年的12月份补发, 因此补发月数同样都是10个月,对比算一下养老金补发差额的差距:

先看事退人员刘爷爷,每月补发的养老金差额:

①基础养老金差额:600×(1+1.1)÷2×38×1%=478.8元

②过渡性养老金差额:600×(1+1.1)÷2×33×1.3%=270.27元

两者相加,事退刘爷爷每月相当于要补发差额270.27+478.8=749.07元,共补10个月就是补发总差额7490.7元。我们接着看企退人王爷爷的计算。

企退 王爷爷,每月补发养老金差额:

①基础养老金差额:600×(1+0.6)÷2×28×1%= 134.4元。补发10个月、则需要补发134.4元×10=1344元,明显比事退人员刘爷爷少了很多——两者补发金额相差7490.7-1344=6146.7元,可见这个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补发之后,事退刘爷爷每月养老金变成了 749.07+8000=8749.07元,企退王爷爷每月养老金则是134.4+5000=5134.4元,差距之前是3000元、补发后变成了3614.67元,可见差距是明显有扩大。

究其原因,我们发现: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往往累计 工龄更长、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较为普遍,所以在下半年替换计发基数重算补差的时候,他们的补发金额往往会更高,当然如果王爷爷国企退休的,也有10年左右的视同缴费年限、那么两者的补发差距将会小一些。 根源是多缴多得,对此,你觉得合理吗?你怎么看呢?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