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往不胜的罗马军队,无坚不摧的理由,是“大棒”与“胡萝卜”

Connor binance币安交易所 2022-10-31 156 0

一个国家要兴盛,除了有完善的国家机制,一个清明的领导人外,还需要一支无往不胜的军队,只有拥有了武器,这个国家才能够长久的安定下去。

罗马的兴盛就与他的军队建设有着莫大的关系,如果没有这支经过钢铁锤炼过的军队,罗马也不会持续那么久的繁荣。

一、“什一抽杀法”,使罗马军队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罗马皇权之所以能够如此强大,他的根基在于有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他们惊人的战斗力,对于战争超级迅速的反应能力,和罗马军队严酷的军事训练有些不可分割的原因。

同所有召之能战的军事队伍一样,罗马军队有他们自己的理念,一个军队必然纪律严明,奖罚得当,才可以打造一个铁血的队伍,罗马军队的教官从来都不是温情的,一个温柔慈祥的将军是带不出具有狼性地队伍的。

在军队里,罗马的教官就是所有的“王权”,他们可以鞭挞那些不听管教的士兵,直到他死亡,假如是一整支队伍不听从教官的命令,那么更加残忍的惩罚将等待着他们。

“什一抽杀法”在罗马军队非常盛行,这种惩罚也是极其严酷的,十个士兵中有一个人将被当做牺牲品来威慑其他的人,因为这个人将被活活打死,然后当着这些士兵的面,像处理废品一般被拖走。

罗马军队遵循着自然界最原始的选择方法,在优胜劣汰的军队管理之中,士兵们被打造成无坚不摧的铠甲勇士,这种“大棒”政策,使得军队的战斗力提高,而且减少了犯错的机会。

当然仅仅依靠这样的铁血手腕来打造士气,那也无异于天方夜谭,没有一个军队的灵魂是通过这种方式凝聚起来的。集体的优势在于人心所向,团结一致,一个散漫的军队要打胜仗,那是痴人说梦。

凝聚力都是来自积极的收到打造而成的,比如现在有些公司天天喊口号,你们是最棒的,也许这个团队的业绩真不是太好,但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建立了自信心,那么业绩自然就上去了,然后还会把一些人分成一个小组,共同进步,共同创造业绩。

罗马军队也利用了这样的激励手段,把新来的士兵分成八人一组,这个小团体,一同训练,一同娱乐,一同作战。在这种长期的训练与生活中,集体的凝聚力就逐渐产生了,罗马军队就是依靠这样的团结力与向心力,把军队建设的无往不胜。

展开全文

其实在世界各地,这样的方法都是存在的,而且经久不衰,成为了致胜的不二法宝,据说在隋朝,杨素就有过类似的案例,不过更加残忍。杨素曾经让300个士兵冲锋陷阵,如果在这次输掉战争,那么就将被杀掉,而且是全部杀掉,然后又派300去冲锋陷阵。

罗马军队的人员结构多半以青壮年为主,因为在战争爆发之时,这些人拥有极其旺盛的战斗力。在战争之前,这年轻人将接受最为严酷的军事训练,25公斤重的沉重装备,要求在5个小时内必须行军36公里,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官会一直告诉他们,他们是最棒的,是精锐之师,卓越无比。

由于这些严酷的惩罚机制,以及训练方法,罗马军队被打造成了一支铁血军团,在罗马的崛起中,贡献出了不可小觑的力量。

二、荣誉的认同,打造出一支军队的“灵魂”

罗马军队的强盛,离不开魔鬼训练的大棒,正因为长年累月的军事训练,打造出了一支虎狼般的队伍。特别是在尤里乌斯·凯撒大帝领导的时期,罗马军团横扫西方各国,即使是在厄勃隆尼斯人的偷袭之下,都能做出最迅速的反应。当厄勃隆尼斯人在头领萨比努斯与安毕欧瑞克提出要与罗马军队和谈时,罗马的指挥官科塔断然拒绝,他说罗马人是不会与敌军妥协的。

最后的结果是罗马人杀死了前来和谈的萨比努斯,从而激怒了厄勃隆尼斯人,当带着复仇火焰的厄勃隆尼斯人准备血洗罗马军队时,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虽然罗马人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依然没有投降妥协的打算,士兵们与科塔一起坚守阵地,浴血奋战,直到牺牲也没有说一句妥协的话,在大量士兵战死的情况下,仍然有残存的士兵做最后的搏斗,从白天到夜晚,直到无能为力,这些罗马士兵选择了集体死亡,以最悲情的方式告诉厄勃隆尼斯人,罗马军队可以牺牲,但是不会屈服。

这是罗马军队给世人留下的一贯印象,可以失败,可以牺牲,但是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投降。这是罗马军队的“灵魂”所在,在这种“灵魂”的领导下,罗马一次次从血与火中走出来,罗马的精神与文明,在这无数次的危机中,渐渐的树立成了座丰碑,影响着罗马,也影响着西方各国。

罗马的士兵大多没有家庭的羁绊,因为他们都没有固定的伴侣,所以感情上对于家庭的认同感是极其薄弱的,但是他们对于军队的依赖与认同是极其强烈的,甚至有出乎一般人的自豪感。

从罗马士兵加入军队那一天开始,他们就要对着罗马的军旗——鹰旗宣誓,从接受训练那一刻起,鹰旗就成为了这些士兵心里不可侵犯的东西,这面旗帜代表着罗马军队的“灵魂”,可以战死,但是旗帜不能倒下。

在与厄勃隆尼斯人的战斗中,罗马的军团旗手卢修斯·彼特洛希狄乌斯,在自己被敌人击倒,并且生命垂危之时,他宁愿把军旗投向投向通厄伦的壁垒内,也要保护军旗不至于落入敌人之手。

这种军队的荣誉感与认同感,成为军队战无不胜的必要因素,维持着他们无往不胜的信心,以及毫不屈服的决心。

三、优良的技战术,以及实用性的武器,奠定了罗马军团战无不胜的基础

一个队伍要打胜仗,单一的靠喊口号,或者是残酷的训练,想在战场上取得胜利,那是天方夜谭,优良的武器装备,加之狼性的训练,以及集体的团结,才可以打造出一支铁血之师。

罗马军队秉承的是职业化的方向,军人接受的是最专业的训练,所以历史上的罗马人征服别国,并不会出动煌煌几十万人,他们往往秉承着精英团队的理念。

在冷兵器时代,其实武器并不会是最大的秘密,罗马的军队装备并没有先进到哪里去,与周边的部落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罗马人会借鉴最为有利于自己的武器,比如凯尔特人(Celts)的盾牌。凯尔特人从大约公元前500年开始,逐渐作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从欧洲大陆开始,一路凯歌高进占领了不列颠诸岛,在进犯不列颠岛的同时,一部分凯尔特人越过莱茵河进入法国东北部,在塞纳河以北阿登山区以西和以南的地区定居。

在鼎盛时期的凯尔特人占据着从葡萄牙到黑海之间的大片土地,几乎可与后来的罗马帝国媲美,直到罗马帝国兴起这前,这股力量的强悍也是值得称道的。凯尔特人面对罗马军队的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先进的技战术,身材高大、作战勇敢的凯尔特人也渐渐处于下风。

罗马曾经被凯尔特人给打败过,甚至被他们洗劫一空,这段记忆成了罗马人的耻辱,于是尤利乌斯·恺撒大帝决定报复凯尔特人,在不断的征服当中,恺撒大帝对高卢实行了严酷的打击,致使100万凯尔特人被斩杀,100万沦为奴隶。随着罗马军队的四处征战,凯尔特文化也逐渐融入了罗马。

罗马的军事技战术,是在一次次的征伐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凯尔特人的盾牌在罗马军队的手中发挥了更加神奇的效应,一支经过严格训练,身体素质,以及应变能力突出的精英部队,把古老的盾牌运用得得心应手,使得他们在战场发挥了极大的优势,如虎添翼。

罗马军队的教官,会一一指点士兵们怎么把盾牌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从而能抵挡对方疯狂的进攻。当这些士兵用盾牌防御敌人的进攻之时,辅助步兵身着轻便的链甲衫,同样装备着短剑与投枪,随时等待策应,这些辅助的士兵,是在正面攻击不下之时,从侧面呼应的机动部队。

罗马士兵用方盾来挡剑,用短剑(罗马士兵特有的剑)猛地刺向敌人的身体,正面军队的犀利进攻可能已经使得敌人措手不及,那么侧翼援护,更加具有快速穿插、奇袭敌侧的作用了,这样的辅兵打法,能在战场上为正面部队争取更多的时间,战场上的时间就是生命,在快速反应,机动策应这方面来说,罗马军队具有精英化的部队理念。曾经欧罗巴蛮族认知到了这种机动打法的优良性,也曾经想效仿过来,可是实力却远远比不过罗马军队。

罗马军队的防护盔甲也是极其实用的,战场上的规则很简单,特别是冷兵器时代,好看战场上就是“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罗马军队的锁子甲轻便灵活,实用于战场上的快速反应,战场上的时间与反应,就是和死神赛跑,罗马士兵很清楚这一点。盔甲的作用主要是在移动与作战中防范敌方的流矢伤害,所以这种防范性武器,也是必须拥有的。

因为有这些先进的理念与武器,在屡次的战役之中,恺撒大帝的罗马军团总能以少胜多,即使是被厄勃隆尼斯人围困,罗马军队也能保持清醒的应对,以及快速的反击。安毕欧瑞克命令士兵对陷入谷底的罗马军队进行了长达8个小时的矢石攻击,在如此高密度的攻击之下,罗马军队的人数锐减,此时的厄勃隆尼斯人才冲入谷底去和罗马军队正面冲突。罗马军队在陷入这样的绝境之中,都没有被敌人打垮,只是因为战略位置处于劣势,从而没有成功突围,这样的灵活的战场反应,无怪乎罗马能横扫西方,建立了辉煌的罗马文明。

罗马军队不但能在战场上取得不错的战绩,而你不知道的是,他们在攻城略地上,更是极其拿手,战场上的各种不定性因数,会让军队处于劣势,而罗马军队的建设能力也是一流的,比如修筑道路、筑防和建造攻城装备等等。在战场上,罗马军队几次利用自己的防御工事和战术理念大败袭击者,在随后的撤退中没有受到任何骚扰。

可以说罗马军队的出现,就像是一个“大棒”时时刻刻在敲击着敌人的心脏,他们优良的技战术,快速的战场反应,像一把悬在西方各国头上的利剑,随时都可以落在他们的头上。罗马的领土在一次次的征战中渐渐扩大,当然也为自己带来了很多烦恼。

四、“大棒”政策下的温柔外交,是一根甜蜜的“胡萝卜”,安抚不稳定的因素

罗马军队战无不胜,为罗马帝国赢得了尊崇的地位,但是一个国家仅靠武力,也是不能让人臣服的,于是罗马对外展开了定向外交,这样可以给自己争取更多的盟友,不至于在崛起中太过孤立。

这也是很多强盛的国家所经历的路线,如果没有这种温柔的外交,再强盛的国家也只是武力的代名词,并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恺撒大帝对待高卢战俘就采取了这种温柔的“胡萝卜”政策,他认为遣返战俘对两国是有利的,至少会让别的国家感受到罗马其实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

在对于臣服国的政策上,罗马帝国采用了“怀柔”政策,不会对他们提出过分的要求,因为征服了这些国家就大肆的洗劫他们的财富,罗马帝国在这一点上,保持着良好的品德,只是向他们征集辅助部队和粮草,用于军队的补给而已,并不会趁机敲诈勒索。

而且罗马帝国对于臣服的国家,实行了保护政策,如果有人企图侵略这个国家,罗马帝国会和这个同盟国站在一条战线之上。

因为罗马的“胡萝卜”政策,高卢部落认识到这种合作带来的利益共享,使得更多的部落愿意臣服于罗马,罗马帝国在“大棒”政策与“胡萝卜”政策中,相互对应,使得他终于缔造了一个辉煌的罗马盛世。

罗马帝国的兴起,并非偶然,罗马军队的战斗力,就像一个“大棒”时刻敲击着周边各国的心脏,因为这支精英的军队,罗马帝国才能所向无敌,但是一个帝国的建立,不能仅仅依靠武力打击,定向的温柔外交,犹如一根诱人的“胡萝卜”悬挂在兔子的头顶,使得周边各国,在利益的驱使下,与罗马帝国达成了同盟意识。这种“大棒”加“胡萝卜”的政策,不但激励着罗马军队战无不胜,也使得罗马帝国在这样的双重效应下,缔造了一个辉煌的文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