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高开强势震荡,收盘逼近3100点,上行格局有望延续!
昨天深夜,国家卫健放大招,发布《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同时表示,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
这也意味着防控全面放开了,“新冠肺炎”一说法,将一去不复返,成为过去式。在笔者看来,整体的意义重大,要知道新冠早前不管是国内生产还是我们的生活甚至对我国的经济都出现较大且严重的影响,或许从这一说法改变后,整体的影响或将大幅减弱,甚至趋于结束。同时也因为疫情影响导致的经济衰退以及信心低迷对于股市的抑制,也有望逐步消散。所以,仅从这一点上,都有助于A股情绪面上出现正面的提振。
同时昨天盘后中办国办等再次强调,为切实保障重症救治、做好药物等储备。随着国内疫情防控的放开,全国很多地区高峰都继续到来,但同时也面临着新一轮的困难,就是老年人的健康问题,要知道,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身的疾病,所以现在国内全力以赴保健康防重症。
另外,我们要知道明年是全面贯彻并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同时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随着防控的全面放开,明年整体仍然是拼经济,从近期召开的工作会议的整体部署财政、货币、产业、科技、社会五大政策。从中我们能够看到,来年,不管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整体的力度都会高于往年,这也为来年进一步的增加了政策的落地预期。
对于A股市场来说,真正影响涨跌的因素更多的是来自于内部,而内部当中最关键的仍然是基本面。今年以来,随着稳增长稳经济政策的不断出台和的落地,不管是国内还是同外,对于来年我国经济增长增长保持乐观。特别是近期以来疫情防控的巨大优化到全面的放开,国内经济恢复的预期再度出现加强,这对于市场整体的信心带来进一步的提振。
因此,笔者认为,随着市场海内外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过后,整体影响和干扰经济的因素出现减弱,而受益于政策预期的加强,国内经济复苏预期正进一步增强,相信在此基调之下,A股的反转甚至进一步向上扩展行情仍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本周过后就即将迎来元旦,就历史数据来看,元旦之后A股市场整体上涨的概率较大。近十年期间的数据看,历年元旦之后的5个交易日,共有6次指数上涨,而仅有3次股市下跌。而元旦后的10个交易日,市场仍有6次上涨,上涨概率约60%。
不要失去信心,近几年,我们见证了各种历史,虽说我们经历了疫情三年,但经济仍然处于全球复苏前列,接下来我国将真正的崛起,希望我们仍然这个伟大时代的见证者。
今天A股能够进一步的延续反弹,主要在于大金融板块的集体反弹所带动,早盘券商、保险和银行集体反弹带动,整体的反弹力度虽偏弱,但也提升了市场整体的多头情绪,带动沪指一度逼近3100点,如此看来,笔者前面所言,2022年指数站上3100点是有希望的。最起码现在来看,能够站上3100点的概率越来越大了。
回到盘面看,今日沪指高开后维持强势震荡格局。分时线上,白线领涨于黄线,由此能够看出,今日权重整体的活跃性较强,同时也说明,权重板块一旦出现较为强势的表现,能够进一步带领市场走高。
日线级别看,目前走出三连职格局,由于今日的跳空高开,整体仍留下一定缺口,如果接下来行情无法保持进一步的强势,回补的风险就无法消除,这点我们要知道!不过当前指数站于5日线和60日线上方,盘中一度逼近3100点。MACD指标看,目前绿柱出现进一步的收缩,由此来看,如果权重接下来能够进一步延续反弹的话,是能够进一步激活市场多头情绪,行情也有望进一步向上反弹。只是当前行情仍只是超跌反弹,能否形成最终的反转,目前仍不好说,仍要时间来观察以及验证!
展开全文
综合来看,日线走出三连阳格局,叠加受到当前各种积极信号的提振,市场最终成功止跌企稳,但目前由于情绪面短期仍受疫情的抑制,市场要想完全反转,仍需要时间!不过也无须过于担忧和恐慌,随着防控措施持续优化以及新冠肺炎的重大调整,疫情对于经济和信心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减弱,消除仍只是早晚的问题。虽说需要一个过程,但在基本面逐步向好之际,A股重回强势只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
周三,沪指重点关注3100能否突破并站稳,若能站稳,上看3130附近阻力,重要阻力看3150附近;下方支撑关注3080附近,跌破看3050附近,重要支撑看3020--3000区域附近。
交易策略: 仍然是 耐心坚守 和 低吸埋伏 为主。
2023癸卯年(兔年)股市机会关注:
消费领域:食品饮料、医药生物、酒店、旅游、交通运输等;
双碳能源:储能、车零配件、光伏、绿电(风电、氢能源等;
综合领域:地产产业链、电力设备、金融、数字 经济等。
风险提示: 股市投资,技术是基础,消息是重点,政策是方向,心态是关键; 股市投资需要一颗平常心! 只有拥有平常心,才能在大盘高位时不盲目看高而多一分 警惕,在大盘大跌时多一分理性,主动持股和积极介入,在个股盘整时多一分耐心主动坚守。 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具体操作建议。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