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ME铜库存创一个月以来最大跌幅 贵州对电解铝企业实施负荷管理

Connor 币安app 2023-01-31 184 0

1

LME铜库存创一个月以来最大跌幅

12月13日晚间,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库存日报显示,交易所铜库存减少2425吨,创下一个月以来最大库存量跌幅。

受此消息影响,LME铜期货价格盘中跳水,一度失守8400美元/吨关口。截至发稿,LME铜期货价格有所回升,小幅上涨0.16%。

此外,LME铝库存减少5250吨,镍库存减少150吨,铅库存持平,锌库存减少50吨,锡库存增加15吨。(上海证券报)

2

沪镍期货创近6个月新高业内称需求不足或抑制其上行

近期沪镍期货持续攀升。截至国内期市12月13日下午收盘,沪镍主力合约收涨1.93%至224180元/吨,创下近6个月新高,盘中最高触及225100元/吨。

业内人士表示,当下国内纯镍供应偏紧和库存处于低位的情况,对镍价有所提振。不过,需求淡季效应或制约镍价上行。

供应方面,上海有色网数据显示,11月全国电解镍产量共计1.49万吨,环比下降3.11%,同比下降1.91%,较7月高点下降6.7%。目前西北某精炼镍厂家处于检修停产,预计15日至30日后恢复正常生产,影响产量约500吨至1000吨,占中国精炼镍总产量的3.23%至6.45%。预计上述西北厂家12月中旬实现正常排产。

随着需求淡季效应开始显现,业内对镍价走势并不乐观,新湖期货表示,11月下旬开始国内不锈钢厂开启减产,加上印尼镍铁回流,后续镍铁价格仍有下行压力。另外,新能源领域的镍需求也有放缓迹象。

当下伦镍和沪镍库存均处于历史较低位。截至上周,伦镍库存总量为53028吨,沪镍库存总量为3529吨。华泰期货表示,全球精炼镍显性库存仍处于历史低位,低库存与低仓单状态下镍价上涨弹性较大,容易受资金情绪影响。未来,镍价受到主要供应国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或偏强震荡。(上海证券报)

展开全文

3

铁矿石主要港口库存增加

据Mysteel,上周,澳大利亚、巴西七个主要港口铁矿石库存总量1078.9万吨,环比增加56.9万吨,略低于今年平均水平。

12月13日,中国45港进口铁矿石库存总量13526.05万吨,环比上周一增加48万吨,47港库存总量14230.05万吨,环比上周一增加20万吨。分区域来看,东北、华北、华南三个地区库存均有增量,而华东、沿江两区域库存呈现下降趋势。

印度尼西亚能源和矿产资源部官员Irwandy Arif周二表示,印尼目前没有恢复镍矿石出口的计划。政府计划对半加工镍矿征收出口税。(财联社)

4

贵州对电解铝企业实施负荷管理

贵州电网12月12日发布通知要求,遵义铝业等公司自12月13日起,每日按负荷分配的20%减负荷,通过5日负荷管理执行到位。各电解铝企业暂按70万千瓦总规模调减。

通知称,11月底以来,全省气温骤降,用电量迅速攀升,受高热值煤不足影响,在电力外送降至最低水平的情况下,水电被迫超发满足省内电力供应需求。当前水电蓄能已逼近安全底线,严重危及电网安全运行,存在大面积拉闸限电风险。当前电力缺口较大,非电解铝“两高”企业已实施负荷管理,但仍无法覆盖缺口。

据上海钢联统计,目前贵州地区共5家电解铝企业,运行产能约131.5万吨,占全国电解铝产能的3.23%。(上海证券报)

5

郑商所调整红枣期货合约交易指令每次最小开仓下单量

郑商所公告,根据《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经研究决定,自2022年12月15日起,红枣期货合约交易指令每次最小开仓下单量调整为2手,其中红枣期货2301合约交易指令每次最小开仓下单量仍为4手。

两名欧盟官员称,欧盟国家能源部长会议结束,未就天然气价格上限达成最终协议。(财联社)

6

土耳其海事局:已就新的油轮保险条例达成协议

土耳其海事局当地时间13日表示,土方继续要求通过土耳其海峡的原油油轮提供保险确认函,目前海事局已与相关国家同行就此达成协议。土耳其海事局表示,目前抵达土耳其海峡的26艘原油油轮中,已有22艘提交了必要的信件,其中19艘已经通过该海峡,目前当局仍在等待4艘油轮提供保险确认函。(央视新闻)

7

对俄制裁遭反噬德能源危机难解

当前在俄乌冲突的大背景下,能源价格居高不下。近日,德国能源专家亚历山大·拉尔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高度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德国企业目前情况不容乐观,而且对俄制裁的反噬作用将使德国的能源处境更加严峻。

德国能源专家亚历山大·拉尔:真正难办的是工业界,因为德国乃至欧洲的企业,没有办法生产足够电力以及获得足够的能源,来维持原有的产能水平,工业可能会出现全面崩盘。为了避免破产或者裁员,一些原本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的企业,被德国政府国有化,但德国还有多少钱可以支持企业。

拉尔表示,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欧盟对俄罗斯施加多轮制裁。在制裁的反噬作用下,欧洲的能源危机将进一步加剧;反而是美国坐收渔翁之利。

德国能源专家亚历山大·拉尔:俄罗斯离开欧洲,自身经济肯定会受到冲击,但欧洲同样因为失去了原料供应、巨大的市场和投资可能性而损失惨重,美国无疑是大赢家。如今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欧洲在经济、安全和政治领域都越来越依赖美国。(央视新闻客户端)

欧佩克月报显示,预计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维持在224万桶/日不变;维持预计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255万桶/日不变。欧佩克上调2022年和2023年美国石油产量预测,预计分别增长至1182万桶/日和1260万桶/日。(财联社)

8

欧佩克上调俄罗斯2022年石油产量预期至1096万桶/日

欧佩克12月13日在月报中将俄罗斯2022年石油和凝析油产量预期上调3万桶/日,达到1096万桶/日,而对2023年的预测则保持在1008万桶/日;美国2022年石油产量预期也上调5万桶/日,达到1898万桶/日,而2023年的预测则维持在2013万桶/日。其他欧亚大陆国家的产量预测被下调,原因包括阿塞拜疆的产量低于预期,哈萨克斯坦卡沙甘油田的天然气泄漏问题等。英国海上平台延长维护,加上挪威的产量低于预期,导致北海地区2022年第四季度的石油产量预期下调。(界面新闻)

文章中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部分图片/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来源:CTA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