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电子货币的发展形势如何?发行方主要是哪一类机构?

Connor binance币安交易所 2022-09-03 200 0

第三方电子货币。第三方电子货币是当前电子货币的最新、最主要的发展形势。第三方电子货币的发行方主要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外的第三方机构,以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主,如支付宝、财付通等。

编辑

第三方电子货币的发展形势如何?发行方主要是哪一类机构?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现阶段,我国的第三方支付成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电子货币支付方式。实际上它可细分为以下两种,即互联网和移动支付。从发展形势看,移动支付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远远超过了互联网发展。

国际清算银行按照使用的形式将电子货币大体分为“数基”型和“卡基”型两种类型。按照这一分类方式,第三方电子货币同样可以分为“数基”型和“卡基”型两种类型。

“数基”型无需实体卡,电子货币储存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账户中,并通过该账户来进行价值转移,可通过手机、电脑等联网登录该账户。目前流行的支付宝钱包、微信钱包中储存的货币都属于“数基”型第三方电子货币。

“卡基”型是以实体卡为载体,通过POS机具等特定设备使用。各类多功能储值预付卡属于“卡基”型电子货币。预付卡使用范围必须广泛,单一用途的预付卡不属于“卡基”型电子货币。就目前发展而言,“卡基”型电子货币交易量远远少于“数基”型电子货币,两者不在一个数量级。

编辑

第三方电子货币的发展形势如何?发行方主要是哪一类机构?

展开全文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从发行机制看,第三方电子货币的发行,需要客户拥有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账户,将法定货币或银行存款货币转移到支付账户中,第三方支付机构按照收到的货币1:1向客户发行第三方电子货币,建立法定货币或存款货币与第三方电子货币“一一对应”的关系。

客户使用支付账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或扫码等方式向商家支付第三方电子货币,其能够在支付机构的账户里获取对应数量的第三方电子货币。与此同时,购买第三方电子货币的法定或者存款货币则被转移至支付机构,并由支付机构存储在其开设在银行的账户中,这部分资金被称为“客户备用金”。

由于“客户备用金”并非随时需要支付,基于此,“客户备用金”变为了支付机构的沉淀资金,客户进行购物或付款的情况下使用的为支付账户里的电子货币,显而易见,第三方电子货币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发行,这相当于客户将法定货币付给支付机构,支付机构根据收到货币的金额向客户开具了一张“借条”。

对于大部分商户和个人而言,都认可和接受这种“借条”,因此,客户可以在各种消费领域方便地使用这张“借条”,这张“借条”自然也就承担了货币的职能。而真正的法定货币则被支付机构保管和使用。

编辑

第三方电子货币的发展形势如何?发行方主要是哪一类机构?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进一步理解这一过程:客户使用法定货币或存款货币兑换第三方电子货币时,第三方支付机构把法定货币或存款货币“等量复制”了一下,“原件”放在了第三方支付机构自己在商业银行的账户中,“复印件”则放在客户开在第三方支付机构中

当然,这一“复印件”,也就是虚拟账户中的电子货币同样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可以承担货币的部分职能,主要是支付职能。我们在支付宝或微信钱包中看到的货币其实是法定货币或存款货币的一个“复印件”。

因此,第三方电子货币属于补充性私人货币,不纳入货币供应量的统计口径。由于必须使用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账户,因此,无法匿名,公众使用第三方电子货币的所有信息都将被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取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从发行范围看,第三方电子货币的发行范围与发行机构的能够覆盖范围密切相关。发行机构及其相关机构需要连接电商平台和商业银行,在商户和消费者足够多,以及支持的银行足够多的情况下,第三方电子货币的应用领域会进一步扩大,其能够吸收的客户数量也越多,其使用总额也会显著增加,第三方电子货币的使用量也就越大。

编辑

第三方电子货币的发展形势如何?发行方主要是哪一类机构?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截至2019年底,支付宝的活跃账户突破了9亿,金融服务范围相较之前明显扩大,其服务的触角已蔓延至全球范围内的54个国家和地区,为7.2亿顾客、2800万中小微公司提供了安全专业的金融服务;微信的月活账户数更是达到11.5亿,覆盖60个国家和地区。我国接近全民使用第三方电子货币的程度。

没有高度发达的互联网也就没有快速发展的第三方电子货币。中央银行法定货币只能在本国使用,相比之下,第三方电子货币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突破国界的约束,其应用领域能够更容易地延伸至境外。

从法律地位看,第三方电子货币产生的原因在于可以替代现金实现远程交易,解决电子商务中的支付问题。原则上,第三方电子货币与法定货币或存款货币之间是按照“1:1”的关系互相兑换的。这种严格而稳定的兑换关系是第三方电子货币保持其货币价值和生命力的根本所

唯一的区别是法律保障程度不同。第三方电子货币属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负债,由各第三方支付机构自身信用作为担保,基于此,第三方电子货币并不是法定货币,社会公众拒收第三方电子货币并不违法。

编辑

第三方电子货币的发展形势如何?发行方主要是哪一类机构?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考虑到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具备资金的所有权,仅为确保客户交易安全,因此进行的资金代管服务,归根结底还是会存储至银行账户中,即“客户备付金”。虽然这些货币资金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客户,而且客户在支付时也感受不到有什么差别,但是由于电子货币改变了原货币的存放形式也就改变了货币的性质。

这些货币最初由客户直接存储在银行,现在则由第三方支付机构存储在银行,与此同时,负债形式也发生了本质性转变,相对于客户而言,则由银行负债演变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负债。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均没有对第三方支付账户中的电子货币建立保护机制,全部由支付机构自身具有的商业信用对发行电子货币的资金进行担保。

一旦第三方支付机构破产,将不会受到央行最后贷款人的保护,公众所持有的第三方电子货币将无法使用,最后的补偿数量则要视第三方支付机构破产清算情况而定。

所谓支付机构,顾名思义,就是为客户专门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的一种中介企业,旨在满足不同群体的货币资金收付需求。各国对支付机构的监管基本上是从最开始的“放任自流”到后来逐渐强化的“监督管理”。

编辑

第三方电子货币的发展形势如何?发行方主要是哪一类机构?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我国央行自2005年开始关注支付机构,2010年以中国人民银行部门规章的立法形式对支付机构设立和业务范围做出相关规定。非金融机构为各种各样的受众群体、公司等提供专业高效的资金转移服务,其产品主要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等。由于文化背景、经济理念的不同,各国对支付机构的定义提出了不同观点。

美国将支付机构定义为提供货币业务服务的金融组织。中国和美国等国家认定支付机构为非金融机构,其中最为主要的差别在于:一旦支付机构出现危机,政府没有义务进行救助。而认定支付机构为普通企业,通过民事诉讼等方式解决支付机构与客户之间的债权债务纠纷,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部门不介入其中。

支付账户的法律地位由两方面决定,一是支付机构,二是电子货币。支付账户实际上就是债权债务关系的载体,受民事合同关系保护。相较于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的法律地位略低一些。

支付机构是作为银行的补充而存在的。商业银行不仅是金融领域的主导者,还是除央行外最具权威的货币发行机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其机构职能、业务种类及交易量、系统重要性和监管标准都远远高于支付机构。

编辑

第三方电子货币的发展形势如何?发行方主要是哪一类机构?

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发展至现阶段,其历史已经超过了400年,业务发展成熟,监管法律体系健全,监管实践覆盖了市场准入、资本充足率、流动性、利率限制、支付结算、从业人员、技术标准等各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管框架。

而支付机构发展不过十几年时间,虽然在便民支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业务发展模式和监管实践仍在探索和磨合阶段,尤其是借助互联网发展,支付机构违规开展业务、冲击金融体系稳定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商业银行。

结语

虽然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都提供支付结算业务,但是商业银行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其在支付结算业务上也必须处于核心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商业银行在一个国家中的核心地位,由商业银行作为国家经济运行的中枢神经,而不是由支付机构作为国家经济运行的中枢神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