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王熙凤理财之道-从贾府的日用器物的看清代当铺市场

Connor 币安app 2023-03-17 168 0

王熙凤,历史巨著《红楼梦》中的核心人物,曹雪芹在书中首次描写王熙凤出场时,先用声音来带动读者对此人物形象的想象,再以旁人反应侧面表现王熙凤的性格和威慑力,紧接着便是大篇幅的外貌描写,一句“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更是将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和外貌特征结合起来,一个栩栩如生的年轻泼辣的贾府女主人形象便跃然纸上。

后代读者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凤姐形象”大都是泼辣狠毒、精于算计、锱铢必较且势力滑头的,但其实仔细分析王熙凤经营管理贾府的方法和理念,不仅可以看到凤姐作为贾府“二把手”的超脱智慧,还可以看出大环境下整个清朝的当铺市场发展情况和历史进程。

一、清代当铺市场与前代市场环境发展共同点和时代特色

当铺在如今电子货币发达和资产抵押制度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下虽然已经逐渐式微不太常见,但却经常出现在各种题材的古代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当铺常被描写或者演绎成古代各阶层人走投无路时抵押质典的方寸一隅小屋,当铺老板常为知命之年的中年男子,当铺规模小、店内人员较少也是大多人对当铺的初始印象。

但其实,当铺对于封建经济而言,绝不是如此“孤陋简朴”的存在,尤其是封建制度走向没落后期的清朝,当铺作为商品经济的发展成果之一,呈现出越发繁荣的趋势。

展开全文

1.当铺市场的历史渊源以及在清朝的发展进程

当铺历史非常悠久,最早有史料记载于东汉末年时期的《刘虞传》——距今已有数千年。可以说,当铺是跨越几乎整个中国封建史的经济参与主体,并且大部分情况下,古代的当铺资金实力十分雄厚且参与社会救济、赈灾、投资、借贷等多个领域。

发展至唐朝,当铺更是随着政治、文化迎来了发展历史上第一个大高峰:当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商业街道的各个角落,宋朝坊市制度废除之后,当铺更是日夜不辍、业务繁忙。但此时当铺主要还是民间资本参与,政府管理程度不强、自由度较高。清朝时期的当铺在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了清朝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

除此之外,清朝的当铺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业务经营范围甚至扩大到政治核心人员。

2.清代当铺市场的时代特色

清朝时期当铺最为明显、变化也最为显著的一点就是公有经济开始参与当铺商业化进程,并从中牟利、与其进行经济往来和多形式的贸易活动。清朝的核心行政机关——内务府也涉足了当铺市场,他们坐拥着的规模庞大的当铺先后甚至共达二十六家之多,他们的主要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政府机关人员,业务经营也是依靠官员典当质押自己的首饰亦或房产、向官员放贷等业务活动来取得收入。

官员无法按时还款时,内务府有皇权授予拦截官员俸禄的权利。与此同时 清朝当铺数量急剧增多,“价格战”的打法也愈演愈烈,很多当铺长期以“低利润放贷、高价回收二手等价物”的经营策略来扩大业务范围,但长久如此许多当铺已经无法谋得利润,只得撤本离开典当行业——在此背景下催生了皇家“买卖人”的出现,即集官商身份于一身的当铺行业垄断者,《红楼梦》中薛宝钗家族便与此身份类似。

二、清代当铺市场的发展与王熙凤理财智慧之间的关系

自明朝开始,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败,由此需要更为高压的文化思想环境和更为集中的皇权来相对稳固封建君主统治。这种绝对集中的皇权虽然束缚和压抑了人性的发展,但不可否认它也对社会安定平稳地运行作出了突出贡献——重农抑商虽然是贯穿清朝的核心政策之一,但当铺市场确实在清朝迎来了唐朝之后的又一高峰。

在清朝之前,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资本并没有过度投入到当铺经济发展的领域,像贾府这样的“世家大族”一般是不齿于典当财物的。

但王熙凤所为人诟病也令人赞赏的特点就在于此——她进能颐指气使管理下人坐得“贾府实际上的当家主母的位置”,退也能结合实际看清现实不惜所谓面子典当金银首饰换得贾府上下的吃穿用度。

贾府后期从本质上是从内部开始衰落的:首先是朝中没有可以仰仗的人、权力被架空,再者就是囊中无钱。王熙凤懂得未雨绸缪,她存了一笔不菲的私房钱,甚至连贾琏都不曾知道。贾府周转不开时她甚至可以典当首饰来打点必要关系以谋生计,这是她最初理财智慧的体现。

但无奈贾府实在人员繁杂、开支庞大,后期她意识到典当和私房钱不是长期适用之举,开始尝试缩减人员、开源节流,并在此套行为准则的基础上管理族人、处理内宅一系列的日常事务。王熙凤的一系列措施大大延长了贾府的“生命”,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王熙凤的理财智慧没有改变贾府覆灭的结局——这也并非一人所能改变的。

三、清代当铺市场快速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力

清朝统治伊始便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固步自封,除广州十三行这全中国唯一一个中央权力特许的进出关口,中国与外界几无交集,国内的商品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相较于世界整体而言活力不强、前景不明,再加上封建社会依旧存在“重农抑商”的陈旧思维倾向,更加延缓了清朝生产力革新的进程,也间接扼杀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这时候的清代当铺市场作为官、商、民、工等几乎全部社会全员都参与其中的巨大经济体,就不仅仅只是可有可无或者影响甚微的“市场参与者之一”,而是对整个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向乃至后世经济发展和文化政治都有不可磨灭贡献的存在。

1.清代当铺市场对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的影响

清朝当铺在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之后,各种运作体系和商业经营策略都较为成熟,尤其是其具有的短期放贷和资产抵押等职能渐趋完善,它所具有的“放贷快、手续简便、利率低”等优势就慢慢展露出来——尤其是商品同质化不强的封建时期,使得清朝当铺的市场地位几乎无人能够撼动且不可替代。

清朝当铺在天时地利人和以及自己发展良好等多重有利条件的加持下,对激发清朝商品经济的活力、加快货币流动周期以及提高商品交易数量、扩大商品经济交易规模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

当时清朝规模较大的当铺行老板,许多都能达到“富可敌国”的程度,这种高度垄断的财富一定程度上会对中央集权产生直接影响——皇权如果能做到为己所用便是如虎添翼,不然则容易形成势力较强的对峙形态,威胁到中央集权、带来诸多影响社会安定的不利因素。

2.清代当铺市场对后世以及历史进程推动产生的深远影响

众所周知,明清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思想氛围阻碍了中国进一步向工业化、资本主义的道路前进,但不能否定,当铺的发展作为清朝商品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代表,对后世许多商业机构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都起了启蒙作用——银行的资产抵押、短期放贷、金融机构的资产置换等无一不留有清朝当铺的商业运作模式的痕迹。

当铺在市场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互联网+、P2P等新金融观念逐渐成熟的今天虽然不再频繁以“实物”的方式出现,但其中所蕴含的古人在漫长的货币交换和商品经济发展中总结出来的经济智慧和金融的“雏形思想”却一直并将长期存在,作用在所需要它的经济生活和商品流通中的各个角落。

四、结语

通读红楼梦,我们不仅可以沿着超级大家族贾府,由盛转衰的家族史的一段段时间节点真切感受到王熙凤管理贾府的具体手段和经济政策的转变,还可以从一次次贾府和王熙凤与典当行业的生意往来中体味清朝时期典当行业的瞬息万变。

当铺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经济中极其重要的一环,确实是极大地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商品经济的历史进程,虽然存在某些不可避免的时代眼光的局限性和落后性,但总归是瑕不掩瑜。

贾府摇摇欲坠即将倾颓之际,王熙凤虽然难以力挽狂澜,但还是靠着与当铺典当金银首饰和珍贵器物筹得了“供贾府体面”的银两。王熙凤后期的理财之道,不能说是愚蠢、治标不治本的,她一己之力扭转不了贾府衰落的定局,发展繁荣且制度健全的清代当铺市场,是她能寻得的最后出路。

参考资料来源:

《红楼识小录》、

《胡适红学研究资料全编》、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

《中国封建当铺发展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