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道阅读:2023年03月15日

Connor 币安app 2023-03-17 123 0

周易第五十三卦

风山渐 巽上艮下

草木渐茂之象 积小成多之意

第五十三节渐卦第五十三(下艮山上巽风~风山渐卦)

《渐》卦(),由下艮()上巽()组成,卦形作“”,象征“渐进”。上卦“巽”为木,下卦“艮”为山:山上有树木,渐渐高大,喻示“渐进”之义。全卦阐明事物发展过程中“循序渐进”的道理。

“经文”渐①:女归吉②。利贞。

“译文”渐卦象征渐进:女子出嫁按照礼仪逐步进行,可以获得吉祥,利于守持正道。

“注释”①渐,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巽上)。上卦为巽,巽为木;下卦为艮,艮为山。木植于山上,不断生长。喻人立身于道义,培养其德行,进而影响他人,移风易俗。所以卦名曰渐。渐,就是渐进的意思。②归,古代以女子出嫁为归。

“解读”渐进就是缓进,这是一种有次序的进,不越次序,因而缓慢。整个渐卦的主旨就是要阐明事物发展的循序渐进的规律。这里只不过是借用女子出嫁一事来说明其中的哲学道理。女子以夫为家,出嫁称之女归。我们知道,古代女子出嫁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行六礼,就是要经过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个步骤,必须严格按照这个程序去做,缺一不可。女子出嫁遵循了这六礼,这桩婚姻就是正常合理的,如果女子不按这个程序完婚,那就是不正常的,就是私奔,私奔是不会获得吉祥的。没有哪户人家嫁女是不求吉祥的,所以女子出嫁也就大都遵循这个程序去办。女子出嫁一事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其按照程序慢慢进行的道理,容易为人们所理解。渐卦取“女归”之象,“女归”这件事本身就是贞正合礼的,也正因为“女归”有贞正的特点,所以女子出嫁之事必然可以获得吉祥。

“经文”《彖》:渐之进也①。“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②。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③。止而巽,动而不穷也④。

“译文”《彖传》说:渐渐地向前行进,就如同女子出嫁按照礼仪循序进行,可以获得吉祥。渐进获得正位,说明前往可以建立功业。渐进而又能守持正道,这可以端正国家。渐行而居于尊位,这是由于具有阳刚中和的美德。只要守静而和顺,行动起来就不会走入困穷。

“注释”①渐之进也,朱熹说:“之字疑衍。”朱说是。此句当为“渐,进也”。②“进得位”两句,本卦初爻为阴爻,居阳位,升进而至于第二爻、第四爻,皆居阴位,是位像相得,喻女子出嫁夫家,得主妇之位。③其位刚得中也,此以九五爻象、爻位为据。九五阳爻,为刚,居上卦中位,第五位又为阳位,是性相合而位得中。喻君王正其位,治理其邦国。④止而巽,本卦下卦为艮,艮为山,其象为静止;上卦为巽,巽义为逊。沉着谦逊是渐卦的品德。

展开全文

“解读”“渐之进也,女归吉也”,取女子出嫁循六礼而获吉之象,喻示事物发展的循序渐进之理。渐卦二、三、四、五这四爻与归妹卦不同,都得位,其中九五不但得位,而且得中,正是完成渐进之功、大施作为之时,所以《彖传》说“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条件既备,安邦定国、建功立业,九五当之无愧。因为《彖传》说的是九五,为避免被人错误理解为六二,所以《彖传》后几句特别加以说明,强调是“刚得中”,而不是“柔得中”。渐卦艮为下、巽为上,下艮为山,为止,止则凝滞不躁;上巽为风,为木,巽则欲动不急。在下的不动,在上的缓动,这正是渐进的气象。只要能够具备此种守静不躁而又谦逊和顺的美德,自然是“动不穷也”,行动起来永远也不会走入困窘之境。

“经文”《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①。

“译文”《象传》说:本卦下卦为艮,艮为山;上卦为巽,巽为木,木植山上,不断生长,是渐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山之育林,从而以贤德自居,担负起改善风俗的社会责任。

“注释”①善俗,《释文》:“善俗,王肃本作善风俗。”善,改善。

“解读”渐卦下体为艮为山,上体为巽为木,所以<象传>说“山上有木”。“地中生木”是始生之木,幼苗破土而出,按照自然规律,必然要生长增高,日新月异,其生长变化人人都可以看得出来,所以象征上升。“山上有木”是高大之木,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虽然它实际上每日每时也仍在生长,但人们却难以觉察,感到生长缓慢,所以象征渐进。从人事上看,尽管升卦也要积小以至高大,但毕竟处在无所阻碍的时位,强调的是“顺势而升”,而渐卦则是有所等待而进,如女子出嫁要循礼渐进,强调的是“循序渐进”。

“经文”初六:鸿渐于干①。小子厉,有言②,无咎。

《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译文”初六:大雁渐渐飞到水边。遭到年幼无知之人的怨责,但虽然有言语中伤,却没有咎害。

《象传》说:年幼无知之人有所怨恨,但从初六渐进不躁的意义看来,是不会招致咎害的。

“注释”①鸿,王弼说:“鸿,水鸟也。”渐,进,走到。干:岸。②小子,指小孩。

“解读”渐卦卦辞取女子出嫁之象,而爻辞都取鸿雁渐飞之象。鸿就是大雁,大雁向来按序次而飞,这很切合渐进的意义。“鸿渐于干”的“干”是岸的意思。初六是阴柔软弱之才,不具备一飞冲天展翅万里的条件,又处于渐卦之始,居位卑下,宜于渐到水边,而不适宜深进,故爻辞说“鸿渐于干”,这是很合理的。对“小子”的理解要特别注意,小子并不是贬义词,而是指不得其位的年幼无知的人。这类人的特点是目光短浅,见眼前而不能推知以后。他们认为鸿雁可以飞得很远,而现在却只渐进到河边即止,于是大发怨责之言。初六大可不必去在意人们这些谗言恶语,关键要认真地审时度势,渐进不躁,只要进身以正,不违礼义,自然就可以获得最后的成功,一时的言语相伤又算得了什么?正如但丁所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初六的作为是至为正确的,身处其下,所以要进,阴柔之才,所以不必躁动。如果依照小子之见,初六用刚急进,恐怕会欲速而不达,甚至还会招致咎害。

“经文”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①。吉。

《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也。

“译文”六二:大雁渐渐飞到磐石之上,稳固安全,并且有吃有喝,和乐欢畅,可获吉祥。

《象传》说:有吃有喝,欢乐和畅,说明六二并不是白吃饭不干事情。

“注释”①磐,磐石,水边的大石头。王引之说:“《史记·孝武纪·封禅书》、《汉书·郊祀志》并引武帝诏曰:‘鸿渐于般’。孟康注曰:‘股,水涯堆也。’其义为长。”水涯堆,犹言水边高地。衎衎(kàn),《礼记·檀弓》上。“饮食衎尔。”郑玄注:“衎尔,自得貌。”

“解读”初六只是“鸿渐于干”,而六二更进一步,已是“鸿渐于磐”,渐进于磐石之上,获得安稳之所。地位的巩固已如磐石之安,生活的富裕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有吃有喝,欢乐和畅,自然吉祥如意。不过,六二并不是无功受禄。《象传》说“饮食衎衎,不素饱也”,“不素饱”就是不白吃饭,这就说明六二是靠自己的升进之功而获得如此荣禄的。六二为阴柔居中之臣,远应九五阳刚之君,以阴辅阳,克尽臣道,治理得国家如磐石之安,以功诏禄,当然不是白吃饭。孔子担心人们会误解爻义,特在《象传》中加以指明。

“经文”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①,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御寇,顺相保也。

“译文”九三:大雁渐渐飞到高高的平地上,此时丈夫外出一去不复返,妻子失贞怀孕却不能生育,有凶险。不过却有利于防御强寇 《象传》说:丈夫外出一去不复返,说明九三叛离了自己的同类。妻子失贞怀孕却不能生育,说明九三的行为失去了夫妇相亲之道。有利于防御强寇,说明九三应当自守以正,从而使之和顺相保。

“注释”①丑,《尔雅·释诂》:“丑,众也。”

“解读”九三以刚阳之质居于阳位,过于刚阳,又处渐进之时,于是刚亢躁进,失渐之正,一失到底,不知回头是岸。这还不算,九三与六四不成阴阳相应,而只是比的关系,然却如此相比无间,互相投合,乐不思蜀而流连忘返,这是要犯错误的。九三叛离了自己的同类,成为独夫,发展下去,只能落得个被千夫所指的下场!夫妇相亲之道,只有合礼义才得孕育子嗣,但九三却与六四露水苟合,私情相悦,以至虽孕而不育,必凶无疑。所以《象传》说“夫征不复”是“离群丑也”,说“妇孕不育”是“失其道也”。守正自持的人要以九三为戒。不过话又说回来,九三是阳刚得正之爻,如果能够谨慎运用其刚其强,渐进不亢,不为淫邪所动,这样则有利于以其刚强来防御强寇(注意,一切非理而至的行为都是寇)。如此,就可以避免那种“夫征不复,妇孕不育”之凶,所以爻辞特意从正面告勉说“利御寇”。九三如果能够谨慎白守,就会使强寇无所乘,不但御止其恶,自守以正,而且也使对方不至于陷入不义之中,一方未能行凶,一方能够避祸,所以才说是和顺相保。

“经文”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①,无咎。

《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②。

“译文”六四:大雁渐渐飞到高高的树木上,或许能够获得一个横平的枝柯,从而不致咎害。

《象传》说:大雁或许能够得到一个横平的枝柯,说明六四温顺平和。

“注释”①桷(jué),《说文》:“榱也。椽方曰桷。”圆的叫椽,方的叫桷,房屋顶上承瓦的木条。②顺以巽,此以六四、九五之爻象、爻位为据。顺,顺从。巽,谦逊。

“解读”大雁是水居之鸟,脚趾是连着的,不能握枝,无法栖居于树上,现在六四“鸿渐于木”,到了不该到的地方,处境当然是危险的。六四以阴居阴,处得其位,但是没有援应,而又凌乘九三之刚,居于不可居之处,故爻辞以大雁栖居高木之上为喻,说明他身处危境。不过,六四居位柔正,又上承九五之阳,有柔顺之德而又能渐进不躁,谦逊待人,故虽处险恶之境,也可转危为安,宛如大雁栖于高木,如果能够获得一根横平之柯,自然也就居位稳当,平安无事了。六四能够转危为安,是因为他以阴居阴,又处于上体巽卦之中,有顺巽之德,既善于行权,又处事灵活,所以才能逢凶化吉,变有咎而为无咎。

“经文”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①,吉。

《象》曰: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译文”九五:大雁渐渐飞到山岗之上,妻子长期未怀身孕,但外物侵阻最终不能取胜,夫妇达到了结合目的,获得吉祥。

《象传》说:外物侵阻最终不能取胜,夫妇达到了结合的目的,获得吉祥,说明九五必将应合六二的心愿。

“注释”①胜,胜过,取代。莫之胜,是说没有人能取代她。

“解读”九五取象于“鸿渐于陵”,陵是高岗,这是大雁所能栖息的最高处了。所以这也是渐进的最高境界。九五以阳居阳,而且居中得正,有中正之德,这也是渐进所要具备的最好条件。当然任何渐进都需要一个过程,处渐之时,好事坏事都不可能立见分晓。九五与六二之间是阴阳正应,六二好像一时未得九五之合,因此六二竟然多年未能怀孕。阴阳相合乃是天理,可获吉祥,但是九五与六二之间还隔着九三与六四,九五是经过长期的斗争,克服重重阻力,才达到与六二相合的目的,从而完成渐进之功的。处渐之时,我们一定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修养中正之德,那么光明一定会属于我们,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好。

“经文”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①,吉利。

《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岩,不可乱也。

“译文”上九:大雁渐渐飞到高高的平地上,它的羽毛可被用作外表的仪饰,最终获得吉祥。

《象传》说:大雁的羽毛可被用作外表的仪饰,获得吉祥,这说明上九心志高洁,不可扰乱。

“注释”①仪,古人文舞的道具,用鸟羽编织。

“解读”渐进的过程,到此已是登峰造极,上九身处巽卦之上,为人谦卑,而况以阳居阴,失其正位,这使得上九更不愿高高在上,而欲超然于进退之外,所以爻辞才说“鸿渐于陆”。爻辞“其羽可用为仪”,就是揭示上九这种精神境界的。羽是德行的比喻说法,仪指的是风范。孟子说:“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上九这种居功不傲的高超美德,这种不为地位所累的高尚节操,足可作世人的表率与楷模,值得后人敬仰与学习。《象传》说“志不可乱也”,正是赞扬上九头脑清醒、心境高洁、不贪恋禄位的志向。纵观渐卦卦爻辞,其核心思想就是阐明事物发展过程中“循序渐进”的道理。卦辞以女子出嫁为喻,说明循礼渐行可获吉祥,六爻更以鸿雁渐飞设喻,由近渐远,由低渐高,与卦辞遥相呼应。

“处世活用”

守中正之道固汉室江山

“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暗示我们,只要心地纯正,即使已登峰造极,也能渐进。汉高祖刘邦为汉室的开国皇帝,他所建立的功业在当时已到了极致。他的儿子汉文帝刘恒超脱于世俗之外,不为名利所累,不扩充疆土,不大兴土木,结果出现了“文景之治”。使汉室江山进一步得到巩固。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雄才大略无人不知,但他儿子汉文帝刘恒在位期间出现的“文景之治”更是令人叹服。汉文帝刘恒之所以能把刘家的事业进一步向前发展,是因为他懂得渐进的道理,不贪功冒进,以俭养德。汉文帝刘恒,在位23年。他在位期间,不求建功立业,而是针对汉初民生凋敝的局面,采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国策,使秦末颠沛流离的百姓终于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天下如有旱灾或虫害,他就倍加施恩于臣民,如免去诸侯进贡,开放山木川泽,允许民众渔猎。在对待皇室财政开支方面,他带头缩减自己的衣服、车驾、犬马,裁减官僚机构的官吏,开放粮仓赈济平民。自其登基以迄驾崩,他未曾扩建过宫室苑囿,未曾增加过犬马车驾,凡于民不利的,他就下令予以撤销。图汉文帝刘恒 他平常穿的衣服也是质地差的布料。为了节省衣料,就是他最宠爱的慎夫人,也不许长裙拖地;宫中的帏帐不准许有花纹锦绣。他在修葺皇陵时,用的一律是瓦器,禁止用金、银、铜、锡等贵重金属作为装饰,而且不修高大的坟墓,为的是节约费用,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他做的所有事都出自一个目的,即“以示敦朴,为天下先”,也就是在全国带头倡导艰苦朴素的风气。汉文帝的清心寡欲,不讲排场,不仅表现在生前,还表现在他对自己死后的丧事处理上。他非常不放心自己的丧事,唯恐人们铺张浪费,劳民伤财,因此立下遗诏:“我听说天下万物诞生后,没有一个不死的。死是天地间的常理,生命的自然结局,怎么可以过分哀痛呢?……自出丧之日起,服孝三天即皆可除孝服。不要禁止人家娶妇嫁女、祭祀、饮酒、食肉等;参加丧礼的也不要光着脚;孝服的带子不要超过三寸,不要在车驾、兵器上缠孝布;不要命令男女民众来宫中啼哭,应来宫中举哀的,早晚各举十五声,礼毕即可。非早晚举哀之时,不得擅自哭泣。要布告天下,使臣民明白我的心意,我下葬的霸陵,山川要一切如旧,不要妄加改变。我死后,把宫中夫人以下的宫女全都放归其家。” 汉文帝奉行中道,循序渐进,一点一滴,赢得了民众,赢得了历史,为西汉中期的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历史上留下了“文景之治”的美名。

第43章 无为之益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腾跃穿行于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空虚无形之物,能自由穿透任何没有间隙的地方。我因此懂得了“无为”的益处。这种无言的教化,无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

【导读】

水看似柔软,却能够穿过坚硬的岩石、土地。最柔弱的东西里面,往往蓄积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使最坚强的东西也无法抵挡。百姓就是如此,统治者们应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统治百姓、教化人民,强力只能带来反抗。

【解析】

上一章老子讲了万物的和气,这一章紧接着上一章的论述,继续阐述“柔’’和“无为”的妙处。

“天下之至柔”,天下的至柔之物是什么呢?答案显而易见,就是水。水为至柔、至顺的、事物,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介绍过水的一些特性,它泰然自若、无欲无求,可以任由我们把它放到不同的器皿之中。水是最柔和的事物,它象征着大道的德行。水也是无欲无求的事物它总是安静地绕开繁华’顺着低洼的河谷缓缓前行'默默无闻地顺流而下'滋润田地、山谷。它决不会在地势的险峻或壮观的地方驻足停留,它造福万物却不主宰万物;它决不居功自傲,而是甘于卑下的地位。

上面所说的,是水至柔的一面,但这还不足以说明水的本质。水的本质是什么呢?老子说:“(水的本质就是)驰骋天下之至坚。”在老子看来,尽管水是至柔至顺的东西,但它可以在最为坚硬的东西中驰骋、奔流。虽然水柔弱到了近乎虚无的境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柔弱可欺。李白有句诗写得好:“抽刀断水水更流。”水是柔顺的,但是当它面对锋利坚硬的刀时,却丝毫也不畏惧,这难道不值得人们敬佩吗?我们知道“水滴石穿”的故事,一滴两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时间久了,水滴就可以在坚硬的岩石上穿个孔。石头是坚硬的东西,可以说没有任何的空隙可侵袭,但是水却能凭着不断地积累侵入石头内部,可见具有柔弱特性的水拥有着多么神奇的力量啊!

从不可知的宇宙洪荒年代开始,水就凭着自己柔顺的特性攻无不克,几乎侵占了所有的领域:陆地、平原、丘陵、沟壑、沼泽、低谷、深潭。所以,水是万物的生存之源,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源泉:我们尚在母体之内的时候,羊水就为我们提供给养;同时,羊水也保护着我们的身体,以免受外物的挤压而造成伤害。因此,可以说水是孕育我们的源泉,没有水我们就无法孕育生长,也就不能存活下来。水的作用是巨大的,但是它却十分谦逊,时刻表现出无为、素朴、默然的柔和状态。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水的柔和,体现的是朴素无为,如果人类能够拥有水一样的特性,那就做到了心静如水,也就不会陷入争名夺利的泥潭中了,自然也就少了许多痛苦和烦恼。水至柔至顺,无为不止,即使受到伤害也会坦然面对。通过这一章,我们应该学习柔水的处世态度,当我们面对伤害时,应该效法水的与世无争,应该宽容地对待一切,而不要睚眦必报。

王弼《道德经注》

气无所不入,水无所不经。虚无柔弱,无所不通。无有不可穷,至柔不可折。以此推之,故知无为之有益也。

柔弱的水和气是什么地方都能到的,无孔不入。虚无柔弱的东西哪都能到。什么也没有也就不会有竭尽,非常柔软的东西是不能被折断的。由此推理,就知道无所作为的益处了。

苏辙《老子解》

以坚御坚,不折则碎;以柔御坚,柔亦不靡,坚亦不病。求之于物,则水是也。以有入有,捍不相受;以无入有,无未尝劳,有未尝觉。求之于物,则鬼神是也。是以圣人唯能无为,故能役使众强,出入群有。

以坚硬的东西来抵御坚硬的东西,不是折断就是破碎;以柔弱的东西抵御坚硬的东西,柔弱的也不会败倒,坚硬的也不会受到损害。具备这种柔弱性质的物质就是水了。实际存在的东西要想进入实际存在的东西,会受到抗拒不能进入;不存在的东西进入实际存在的东西,不存在的东西不会劳顿,实际存在的东西连感觉都感觉不到。具备这种能力的东西就是鬼神。所以圣人只有能够无所作为,才能利用众多刚强的事物,管理各种实际存在的东西。

【经典解读】

在前章文字中老子提出了“强梁者不得其死”的观点,告诫人们过于刚强将会导致灾难,保持谦顺才是处世之道。于是本章中继续论述“至柔驰骋于至刚”的道理,指出柔弱的力量是无穷的,无为、不言的好处是不尽的。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空气是无形的,但它无处不在;空气是柔弱的,我们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强烈的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飓风,那种摇山撼地的力量,足可以摧毁任何阻挡之物。水是柔弱的,但是它能穿过最坚硬的岩石,在大地的缝隙中不断前进,汹涌的海浪、大江大潮的力量更是足以拍扁最坚硬的钢铁轮船。光是柔弱的,但将其聚在一起,就能晒焦一切事物,甚至融化钢铁。

刚强和柔弱没有固定的界限,看似至刚的可能不堪一击,看似至柔的可能拥有想不到的力量。历史上有无数的人,他们站在了权力的顶端,全天下的人都对其惧怕不已,可是也许一个普通的士兵、一个宫女、一个宦官、一个伶人就要了他的性命。历史上有无数的政权,它们占据了广阔的领土,奴役着天下的百姓,可是一声来自百姓的怒吼,就让它们消失得灰飞烟灭。老百姓,是最普通、最柔弱的群体了,可社会正是在他们的推动下,在向前发展着。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就藏在那些不起眼的柔弱之中。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不用语言的教化,无为而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能达到如此的。在第二章中老子就提到过“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不妄为,在道的基础上有为。“不言”也不是不说话,而是不乱说,不妄自颁发政令,使人民不需要多说,不需要多受指导,就能按照事物本来的自然规律,顺利地发展。它是要统治者们采取无为而治的方式统治百姓、教化人民。

“贵柔”、“无为”都是老子提倡的基本观念。《庄子·养生主》里记载了庖丁解牛的故事: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梁惠王说:“嘻!好啊!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晴去看,就像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

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头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而且刀刃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虽然如此,可是每当碰上筋骨交错的地方,我一见那里难以下刀,就十分警惧而小心翼翼,目光集中,动作放慢。刀子轻轻地动一下,哗啦一声骨肉就已经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上了。我提起刀站着,为这一成功而得意地四下环顾,一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样子。拭好了刀把它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话,学到了养生之道啊。”

其实,其中蕴含的何止养生之道,处世治国之道也在其中。刀子是刚强的,可如果它不知道“不争”的道理,成天和骨头硬碰硬,那么必然不能持久,正所谓“强梁者不得其死”。做事、治民也同解牛一样,只有摸清事物的规律,顺着它们的条理,也就是柔软的肌肉缝隙前进才能使事情迎刃而解,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否则只能陷入困境,不仅事情无法解决,自己也将无法脱身。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并不是说柔弱就一定可以战胜刚强,而是说“道”的作用是无所不至的,顺之者必成,可以以柔胜刚,逆之者必摧,即使刚强也不能得到保全。

这是深刻的辩证法的智慧,值得所有人深深思索。

【哲理引申】

现实中争强好胜的人很多,尤其在如今这个社会资源有限,什么都要排队的时代。乘车需要拼命地挤,买票需要插队,吃饭、走路似乎到哪里都有一群竞争者,好像一慢下来就会被别人占了先机,自己就只能“吃冷饭”。其实,有时想想,世界真的这么拥挤吗?资源真的那么贫乏吗?我们每天真的都很忙,不抢不争就没法过了吗?

也许,有时的确因为时间的原因不得不赶忙,但大部分时候都是我们的头脑里那种“抢”的想法在作怪。比如,排队买票、排队上车,大家一拥而上谁都很难受,大家如果能耐心排队反而效率更高。在生活中多点谦让之心,的确很重要,它不仅不会让自己吃亏,反而会使这个社会更加美好,对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有利的。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廉颇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攻占了很多城池,因军功被封为左上卿。他作战勇敢,用兵有方,在各诸侯国里以勇猛善战而闻名。

赵惠文王得到了著名的宝玉和氏璧。秦昭王知道这件事以后,依靠国力的强大,派人给赵王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取和氏璧。一块美玉换十五个城市,当然很划算。但是赵国人却不敢轻易送去,因为秦国背信弃义、欺骗诸侯是出了名的。赵惠文王与各位大臣商议:如果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得不到,只能白白地受骗;如果不送去和氏壁,又担心秦国会出兵攻打赵国。

正在众人不知所措之时,宦官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智勇双全,遇事灵活机动,是个可造之才,可以出使秦国。”赵王问:“您是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做好这个差事呢?”缪贤说:“我曾经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门客蔺相如阻止我,他问我:‘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容您呢?’我告诉他,我曾跟从大王在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我愿意和你交个朋友’,所以我打算去他那里。蔺相如对我说:‘那时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信,所以燕王才结好于你。现在您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必定不敢收留您,反而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主动向赵王请罪,或许侥幸能够得到赦免。’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我。因此我觉得蔺相如是个智勇双全的人,应该能办好这个差事。”

于是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派他带着和氏璧西行入秦。秦王果然打算食言,蔺相如不惜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欺骗秦王,把和氏璧暗中送回了赵国。秦国君臣十分愤怒,但考虑到杀了蔺相如,终究还是得不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于是,完成礼节后,让蔺相如回到了赵国。蔺相如回国之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就任命他做上大夫。

后来,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在渑池之会上,秦王故意侮辱赵王,多亏蔺相如智勇,没让秦国占到便宜。渑池之会结束后,回到赵国,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右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对此,老将廉颇很是耿耿于怀,他说:“我是赵国的大将,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凭言词立下功劳,职位却在我之上。再说蔺相如本来是卑贱的人,我感到羞耻,不甘心自己的职位在他之下!”扬言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蔺相如听到这些话后,不肯和廉颇碰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掉转车子避开他。

他的门人都十分不解,觉得他懦弱,准备离去。蔺相如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蔺相如说:“以秦王那样的威势,我蔺相如却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蔺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廉颇听到了蔺相如的话,十分惭愧,他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引导到蔺相如家的门前请罪,说:“我这个粗陋卑贱的人,想不到您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啊!”二人最后握手言和,成为刎颈之交,成就了一段“将相和”的佳话。

《论语》泰伯篇0805句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

【原文】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1)~昔者吾友(2)尝从事于斯矣。”

【注释】

(1)校:音jiào,同较,计较。

(2)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

【译文】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评析】

曾子在这里所说的话,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在学习上的谦逊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钱不值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学习上,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其次,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说法,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第三,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这也是值得学习的。

消费者权益日

每年的公历3月15日

中文名: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别称:

3•15

节日时间:

3月15日

节日意义:

宣传维护消费者权益

设立机构:

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

设定时间:

1983年

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消费者权益日的历史来源?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这是基于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于1962年3月15日在美国国会发表了《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有权获得安全保障;有权获得正确资料;有权自由决定选择;有权提出消费意见。

这四项权利,以后逐渐为世界各国消费者组织所公认,并作为最基本的工作目标。

选择这样一天作为消费者权益日目的何在?选择这样一天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是为了扩大宣传,促进各国消费者组织的合作和交往,在国际范围内引起重视,推动保护消费者的活动。

正如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主席罗达房·帕金所说:“人民的交往,产品的交换,技术和通信的活动等等,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全球范围内考虑并行动。

2023年03月15日

农历兔年二月廿四

周三

第3223天

睿见、前瞻、实用

早读分享

国务院总理李强3月14日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

研究国务院机构设置有关工作,讨论《国务院工作规则(修订稿)》。新一届国务院开始全面履职。

中央决定,湖南等3省省委书记调整

张庆伟同志不再兼任湖南省委书记职务;沈晓明同志任湖南省委书记,不再担任海南省委书记职务;韩俊同志任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同志不再担任安徽省委书记职务;冯飞同志任海南省委书记。3月10日,张庆伟当选为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3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决定郑栅洁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原浙江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黄建发,已履新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张光军,不再兼任中央组织部干部二局局长职务;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齐家滨,已兼任中央组织部干部二局局长)。

上海: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推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共同发力 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龚正昨天主持召开市政府党组会议、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着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要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注重发挥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带动作用,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推动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共同发力,不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积极探索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促进外贸稳规模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并指出,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全力以赴推动外贸保稳提质。要稳规模,围绕重点企业、重点市场、重点品类,全力支持企业拓展市场。要优结构,大力发展新型国际贸易,全力发展离岸贸易等新型业务,积极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要扩开放,着力优化外贸营商环境,积极对接CPTPP、DEPA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发挥制度型开放引领作用。

又一高校贪官落马

南方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陈敏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预告

今天上午10:00,国新办举行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晚上20:00,第33届“3·15”晚会举行。

欧佩克月度石油报告:由于季节性需求低迷,全球石油市场可能在下个季度出现小幅供应过剩,并将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测日均下调20万桶

展望全年,欧佩克在月报中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增速将录得2.6%,低于去年3.2%的水平,其中两大石油消费地区的放缓最为明显:美国从去年的2.1%放缓至1.2%,欧元区从3.5%放缓至0.8%。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欧佩克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速将显著提升,相应地,该机构认为2023年中国石油需求将增加71万桶/日,此前预期为增加59万桶/日。总的来看,欧佩克认为2023年全球原油需求将达到1.019亿桶/日,较去年上升2.3%,与2月月报的预期结果相比没有变化。不过,欧佩克也警告,鉴于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需要保持谨慎态度。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公司将其对美国银行系统的评级从稳定降为负面,理由是“运营环境迅速恶化”

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主席布朗表示,美国需要对银行业实施更强力的资本及流动性监管措施,希望美联储能够在下周的会议上暂停加息。# 富时罗素公司称,将签名银行剔除出所有全球指数(AWI),3月20日生效。

突发

美国欧洲司令部表示,3月14日,一架俄罗斯苏-27战机与一架美国MQ-9无人机在黑海上空相撞。

14日,沪深交易所发布通知称,为确保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以下简称全面注册制)相关工作顺利推进,其分别联合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中国结算深圳分公司、中证金融定于3月18日组织开展全面注册制发行业务通关测试及交易业务全网测试

周二,上证指数报3245.31点,下跌0.72%。深证成指报11416.57点,下跌0.77%。创业板指报2343.11点,下跌0.59%。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两市超3900只个股下跌。两市成交额9324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931亿。盘面上,Chiplet、光刻胶、猪肉、黄金概念等板块涨幅居前,旅游、油气、航运、ChatGPT等板块跌幅居前。北向资金全天净买入7.55亿元。

仙言潮声

在这个世上,道路千万条,最难走的从来不是脚下的路,而是心路!脚下的路再难,总有终点。可是心上的路呢?从来不会一直平坦,心里有委屈和酸楚,心中有哀愁和伤痛,清除不完,也甩不掉。其中难题,其中艰辛,也唯有自己懂!人,不怕身累,就怕心累。

美好的一天从雄心万丈走阳光大道开始!

经典诵读

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

——(唐)王昌龄《答武陵田太守》

注解:战国时,曾在大梁做过门客的人,都没有辜负信陵君。

不能忍,则不足以任败;不任败,则不足以成事

——(清)辛启泰《稼轩集抄存》

注解:不忍受一时的挫折,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

早安人民

成功从来没有捷径,任何梦想的实现都无法一蹴而就,每一阶段的抵达都离不开一步一个脚印的积累。停止为懒惰找借口,向着梦想勇敢前进。你未来的模样,就藏在现在的努力里。新的一天,早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