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道阅读:2023年01月31日
周易第十卦
履
天泽履 乾上兑下
如履虎尾之象 险中求胜之意
第十节履卦第十(下兑泽上乾天~天泽履卦)
履卦,由下兑()上乾()组成,卦形作“”,象征“小心行走”。“履”字古义通“礼”,故此卦之旨在于戒人循礼小心行走。卦象上乾为天,下兑为泽,上下高低之位正:遂用以表明人亦当辨尊卑之礼而行之。唯其善处其身,行不违礼,才能履危而安。
一
“经文”履①。履虎尾,不咥人②,亨。
“译文”履卦:小心行走在虎尾后,猛虎不咬人,亨通。
“注释”①履,卦名,即鞋,名词,这里用如动词,践履。本卦是异卦相叠(兑下乾上),上卦乾为天;下卦兑为泽。上天下泽,尊卑显别,从而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君民有别,这是封建社会礼节的重要体现,也是统治阶级强制人民要履行的社会原则,所以卦名为履。②咥(dié碟),噬,俗语说咬。
“经文”《彖》曰:履,柔履刚也①。说而应乎乾②,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③,光明也。
“译文”《彖传》说:行走,是指阴柔者行走于阳刚者之后。应该和悦地与阳刚者应合,这样就能够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行走,老虎却不咬人,这样行事是亨通的。阳刚居中而守正,能够践履帝位而避免弊病,这才称得上正大光明。
“注释”①柔履刚也,六三阴爻,为柔,处于九二,初九阳爻之上,所以说柔履刚。②“说而”旬,此以上下卦象为据。下卦为兑,兑义谦逊,喻软弱无势之人;上卦为乾,乾义刚键,喻指强暴有势力的人。兑处乾下,喻指弱者以和悦的态度应和强暴之人。③疚,《释文》引马云:“疚,病也。”此处当指心病,即愧疚。或说疚,灾害。
“经文”《象》: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译文”《象传》说:本卦上卦为乾,乾为天,下卦为兑,兑为湖泽,象征循礼而行。君子因此辩明上下名分,端正百姓意识。
“解读”上天下泽,象征着上下尊卑有别的“礼”的规范;而“履”,正是要求沿着“礼”的道路行走,依“礼”而慎重行事。“履”与“礼”就这样联系起来了。所以君子观察上天下泽之象,就要起到辨明上下的名分,端正百姓的意识。只要依靠“礼”的规范行事,就可以做到“履虎尾,不咥人”了。这是古人的政治行为哲学。
展开全文
二
“经文”初九:素履往①,无咎。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译文”初九:以朴素坦白的态度处世,不会有过错。
《象传》说:以朴素坦白的态度处世,是说能独行其志愿。
“注释”①素,白色无文采。履,用于名词,行为。素履,行为纯洁。往,进入(社会)。
“解读”履卦六爻,根据不同的主观特性和客观处境,分别陈述六种不同的处事类型。初九属于处履之初,相当于一个人初涉世事,起步践履,刚刚踏上人生旅途。这时应该以质朴的态度实践人生,这就是“素履”。“素”是事物本质本色,没有虚饰。初入社会,做事应该本分自然,虽然未必得吉,起码可以没有过错。
《彖传》进一步指出,初九本性刚健,又以阳爻居阳位得正,故能够一如继往地行“素履”之道,必须不受世风浇薄的影响,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以实现自己的夙愿初志,这就是“独行愿”的精神。
三
“经文”九二:履道坦坦①,幽人贞吉②。
《象》曰:幽人贞吉③,中不自乱也。
“译文”九二:行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安静恬淡的人坚持正道可得吉祥。
《象传》说:安静恬淡的人坚持正道可得吉祥,说明九二没有扰乱自己的内心世界。
“注释”①坦坦:宽而且平。②幽人,幽静安恬者。③《象传》释“贞”为正。
“解读”初九是刚刚踏上人生道路的旅客;九二则是在人生道路上安闲行走的旅客。九二的主客观条件都很好。首先,它以阳刚而谦居阴位,说明它刚而能柔;其次,它处于下卦之中,得中而不偏。所以,九二的内心是安恬清静的,前途是平易坦荡的。重要的是内在的自我修养,不因人间的纷争而扰乱自己的精神境界,方可得吉。
四
“经文”六三:眇能视,跛能履①,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②。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③。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译文”六三:独眼却自以为能看,跛脚却自以为能行。跟着虎尾行走被虎咬,有凶险。这是一介武夫,只可以效力于大人君主。
《象传》说:独眼却自以为能看,根本谈不上能辨明事物。跛脚却自以为能行,根本不可能同他一起走路。有被老虎咬的凶险,说明六三的位置不当。一介武夫可以效力于大人君主,因为六三的心志刚强。
“注释”①眇(miǎo),目盲。②大君,国君。③位不当也,此以六三爻象、爻位为据,六三,阴爻而居阳位(第三爻为阳位)是所处不当。
“解读”六三所处的位置很危险,其正在乾之下、兑之上,以阴爻居于阳位,是属于“多惧之地”,乾之下为“虎尾”,兑之上为“兑口”,六三夹在这里,当然是“位不当也”。此种情况就好像一个瞎子兼跛子,还自以为视力和脚力好得很,实质虚弱而盲目妄动,如此行事,其结果一定是“咥人,凶”。
五
“经文”九四:履虎尾,愬愬①,终吉。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译文”九四: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行走,保持恐惧谨慎,最终可得吉祥。
《象传》说:恐惧谨慎,终归于吉,说明虽历磨难,但志愿得行。
“注释”①愬愬(sù),恐惧的样子。“解读”从全卦看,上体“乾”是代表阳刚的老虎,六三紧跟在老虎后面,有“履虎尾”之象;从各爻看,上体“乾”的中爻九五是代表阳刚的老虎,九四紧跟在老虎后面,也有“履虎尾”之象。六三、九四,同履虎尾,三凶而四吉,这是因为六三以阴爻处阳位(第三爻为阳位),是虚弱其内,刚强其外,以跛眇之身,鲁莽行事,必然凶险。九四刚好相反,以阳爻处阴位(第四爻为阴位),是内刚外柔,刚而能柔,内具阳刚之质,却能以阴柔的方式行事,履危知惧,小心仔细,以恐惧谨慎之行,实现其锐意进取之志,所以它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行走,小心翼翼,嗍嗍而行,自然不会出岔子,理应吉祥。
六
“经文”九五:夬履①,贞厉。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译文”九五:刚决果断地行事,要坚守正道以防危险。
《象传》说:行事刚断果决,要守正防危,因为九五正处于帝位。
“注释”①夬(guài),决。
“解读”拥有绝对权威,行事果决而独断,就是“夬履”。若气质刚硬而处事方式也刚硬,过刚而不能以柔济之,英明刚决有余,兼听包容不足,主观武断,听不得不同意见,长此以往,必有危厉。所以,当权者也应该像《尚书》中所说的那位:“心之忧危,若蹈虎尾。”
七
“经文”上九:视履①考祥,其旋②。元吉。
《象》曰:元吉在上③,大有庆也。
“译文”上九:回顾行履的历程,考察凶吉的征兆,反身自省,大吉。
《象传》说:践履至终极,才可能获得元吉,这是大有福庆的事。
“注释”①视。察看。②祥,祥:凶吉的征兆。旋,转身,反身。③元吉在上,此以上九之爻位为据。上九居一卦之首,像人身居高位,登高招远,意得志行。
“解读”此爻寓意处履之终应该总结经验教训。上九是履卦的最后一爻,处履之终,象征着到达了旅途的终点。这时候要回头看看所经过的历程,得失成败的情况,反身自省,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善始者必须善终。只有在践履至终极时,仍能作总结回顾,不怨天不尤人,反身求诸己,才算是最后完成了履之道。所以大吉总是在最后的时刻获得的,这就叫“元吉在上”。“行百里者半九十”,把慎行的精神贯彻始终,获得最终的“元吉”,才是大有福庆的事,才是履之道的圆满实现。履卦以践履比喻人生之途,以“履虎尾”这个中心意象突出强调慎行防危的行为哲学。
“处世活用”
慎行防危
时下有一则段子颇为流行,说有“上海皇帝”之称的杜月笙先生曾经对一个有文化的朋友说过:你原来是一条鲤鱼,修行了500年跳了龙门变成龙了,而我呢原来是条泥鳅,先修炼了1000年变成了鲤鱼,然后在修炼500年才跳了龙门;倘若我们俩一起失败,那你还是一条鲤鱼而我可就变成泥鳅了,你说我做事情怎么能不谨慎呢?段子之真伪今已难以考证,但此轶事却颇值得玩味。上海滩风云人物杜月笙 杜月笙作为一个一辈子在刀尖上行走的大佬级人物,风云一生终得善终,绝对称得起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一个人物。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他为虎作伥,却胸有民族大义;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出入于红道、黑道,游刃于商界、政界,观其一生不言功过,仅言其行事却颇契合“履虎尾,愬愬,终吉”之喻。“素履往,无咎”,初九属于处履之初,相当于一个人初涉世事,起步践履,刚刚踏上人生旅途。这时应该以质朴的态度实践人生,这就是“素履”。“素”是事物本质本色,没有虚饰。初入社会,做事应该本分自然,虽然未必得吉,起码可以没有过错。从一无有所的孤儿到叱咤风云的大佬,杜月笙靠的,不是学问或者拳脚功夫,正是这种质朴的“做人”风格。他有一句话也颇为外人称道,他说“对人必须诚恳,即使有人欺瞒我于一时,我总能以诚字来感动他,使他心悦诚服。我的处世之道,尽在一个诚字,你们举一反三,方始可以谈交友”,听此言语很难让人相信这出自一个乱世枭雄之口,在黑道的打拼,他知道胜者为王。这个,黄金荣也知道。但他比黄金荣高。他懂得权力之外,还有一些东西是有价值的。大上海青帮子弟数以万计,何以偏偏成全了杜月笙?黑道中人,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何以杜月笙能得善终?这当然是杜月笙有其过人之处的,他有头脑讲义气,也许更关键的,是他能看潮流、识时务,虽混迹黑道但胸中尚有民族大义,能在“夬履”之时,守正防危,行“贞厉”之道。抗战开始后,杜月笙参加了上海各界抗敌后援会,任主席团成员兼筹募委员会主任。仅月余时间,杜月笙主持的筹募会就筹集到救国捐款一百五十余万元,有力地支援了前方的抗战。“八一三”抗战后期,他得知驻守在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缺乏食品时,仅用了一天时间即向谢团送去了二十万个饼。他主动将杜美路的私宅借给财政部“劝募委员会”作办公地点,发动与组织上海各界力量认购了救国公债七千五百万元,几乎占全部发行量的六分之一。上海沦陷后,杜月笙仍以市各界抗敌委员会负责人的身份在租界内坚持了一段时间。杜月笙拒绝日本人的拉拢,于1937年11月迁居香港。在香港,他利用帮会的关系,继续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从事情报、策划暗杀汉奸等活动…… “视履考祥,其旋,元吉”处履之终,把慎行的精神贯彻始终,获得最终的“元吉”,才是大有福庆的事,才是履之道的圆满实现。如果没有诚义任侠的精神、没有抗战中光彩的一笔,也许杜月笙仅是上海滩诸多大佬中唯一一个当大佬却穿长衫扮斯文的而已,正如华人首富李嘉诚所讲“人要有金钱之外的思想,保留一点自己值得自傲的地方,人生活得更加有意义”,杜月笙功过是非仍待后人评说,但他已经留下值得我们借鉴的履迹。
第81章 为而不争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①,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②,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注释】
①辩:有口才,会申辩。
②积:积蓄,贮存。
【译文】
真实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行为善良的人不善于用言语自辩,爱用言语自辩的人不一定善良。有真知灼见的人知识不一定广博,知识广博的人没有真知灼见。有道的人什么也不保留,他愈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加富有;他越是把自己的一切给予他人,自己就越加丰富。自然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它们,有道的人的法则是施惠于众人而不与人争夺。
【导读】
《道德经》的结语,人生主旨、治世要义皆在此中。老子最后一次告诫世人:坚守虚空,甘居下位,利民而不害,善为而不争,不要被美言所迷惑,不要为虚名而逞巧,不要为虚荣而炫耀。
【解析】
这一章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言”和“知”。老子认为,真诚的言论听起来并不美,也不够雄辩。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一定知识广博,但是他们一定能抓住人道的根本。后半部分讲天的法则是“利而不害”。圣人效法天道,只做对他人有利的事情,而不做与人争利的事情。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这里的“美”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和善,而是指华而不实。所以,“美言”指的就是花哨漂亮、夸大其辞、以取悦于人并骗取他人的信任为目的的言语。真正善良的人,绝不会与人争论是非,他们虽然在行为上表现得木讷,但是脑子却十分清醒。他们看起来十分愚钝,既不善于评论别人,也不善于为自己争辩,但是他们的心灵却清澈如水。老子认为,不善于用花言巧语来争辩的人才是完美的,其本质也是善良的。尽管我们常说“言多必失”,但是言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然而,在老子看来,言语的负面作用比正面作用要大得多。老子之所以这样说,绝不是要我们不说话,而只是想突出“善辩”的弊端。
对于获得知识的博与专,老子有他自己的见解,他说“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对道的把握(真知)和多闻(广博)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多闻并不能真正地明白道,而明白道的人也不一定依靠博闻来获得真知灼见。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无积”指的是没有必要为自己打算。“为人”与“为己”相对,以他人为目的,为了整个人类的普遍幸福与自由,而这正是道德的至高境界。“与人”和“与己”相对,指的是参与繁个人类社会的活动,从事以实现整个人类的利益为目的的活动。这句话意思是说,尽量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他尽量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丰富。给予了别人却换来了自己内心的充实,自己难道不是变得更富确和充足了吗?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这是全章的总结,也是整部《道德经》的总结。在老子看来,人类就像是浩瀚大海里的游鱼一样,成群结队,但是每一个个体又有差异。在这个浩瀚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要成长、衰老和消亡,也都无一例外地喜欢生而厌恶死,这是因为生是幸福的,人生在世,既可以抬头观望天上的星星,又可以低头俯看草叶上的露珠。世界上的美丽事物是天地赠予我们的礼物,这些事物可以让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它们的美好而不要求回报,更不用说去伤害我们了。圣人也是如此,他们只默默地奉献而不要求我们的回报,没有欲望,也不妄为。圣人表面上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其实他们的境界是高深而幽远的,常人又怎么能与他们相比呢?
王弼《道德经注》
无私自有,唯善是与,任物而已。顺天之利,不相伤也。
没有自己占有的私欲,只是以善对待别人,任凭事物自然发展。顺应自然规律,既能够得利,又不会相互干扰。
苏辙《老子解》
信则为实而已,故不必美;美则为观而已,故不必信。以善为主则不求辩,以辩为主则未必善。有以一贯之,则无所用博。博学而日益者,未必知道也。圣人抱一而已,他无所积也。然施其所能以为人,推其所有以与人,人有尽而一无尽,然后知一之为贵也。
信用只要确实、牢靠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华美;美只是外部表现,所以美的语言不一定可信。以善为根本就不追求以言辞说服别人,总想以言辞说服别人的不一定善良。有道将其他的具体知识统一、贯穿起来,就不需要知道、见识得很多。知识很多,每天都有收获的人,不一定能了解道。圣人只是持守道,其他的没有什么积累。但是当使用自己的能力来帮助别人,将自己拥有的给予别人的时候,人的所有所知所能总是有局限的,但是道是没有局限的,这样就体验到道的宝贵了。
势可以利人,则可以害人矣;力足以为之,则足以争之矣。能利能害,而未尝害;能为能争,而未尝争。此天与圣人大过人而为万物宗者也。凡此,皆老子之所以为书,与其所以为道之大略也。故于终篇复言之。
威势可以对人有利,也就可以产生坏的影响;力量能够用来做事,也就可能因此引来争端。具备提供利益和产生危害的威势,而不去危害别人;具备做事和争执的力量,而不去争执,这是天和圣人大大超越普通人并因此引领万物的原因。这些都是老子用来写《道德经》,用来执行道的大致原理,所以到最后一篇还要再讲。
【经典解读】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的话语是朴质而不华丽的,那些听起来华美的语言往往不是真实的。一方面,告诫世人要“言善信”。另一方面,也告诉人们,应回归于朴素,不要被华美的外表所迷惑。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大道是无言无声的,所以守道的圣人也不会夸夸其谈。他们“致虚极,守静笃”,用合乎道的行动,来教化世人。口舌是致祸之源,贺若弼多言身死,郦食其能说亡身,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的统治者,都应牢记“善者不辩”的道理。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真正的智者隐藏自己的智慧还来不及,哪能到处炫耀,自以为是呢?而如杨修一样的人,看似聪明实则愚钝。这是老子为人处世之道的一个总结。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以天下百姓之心为心,不会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积聚财富,取怨于人民。他们深明“载舟覆舟”之道,通过使百姓获利来自己获利,使百姓富足而保持自己不殆。他们有所作为却不胡作妄为,成功之后将功劳让与百姓,不居功自傲,因此百姓爱戴他们,尊崇他们,如水流向下一样归附于他们。这是老子治世之道的一个总结,即“利民”、“不争”。
【哲理引申】
大多数人都希望别人能了解自己的才能,钦佩自己的知识。只有真正的智者才能做到大智若愚,才能含光于内而不显。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上的天才,他诗词书画无所不通,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为人洒脱豁达更是成为世人的典范,受到后世文人的敬仰钦佩。然而,在其年轻之时,也曾经喜欢炫耀才能,并因此受到过别人的捉弄。
苏轼和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两人经常相互开玩笑,捉弄对方。一次二人游玩,苏轼笑着问佛印看自己像什么,佛印回答说:“我看你像佛。”苏轼哈哈大笑,佛印问他为何发笑,苏轼回答道:“你看我像佛,我看你像狗屎!”说着又笑得直不起腰来。过了好一会儿,等他不笑了佛印说:“相由心生,心中有什么就能看到什么。”苏轼才知道自己本想捉弄别人,却被别人捉弄了。
还有一次,苏轼悟出了一首禅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八风”是指人们生活中常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况。他觉得自己的体悟很深,于是立刻让童子过江拿去给佛印禅师看。佛印看完后,知道这是苏轼在向他炫耀自己的文采,于是想捉弄一下他,立刻题了四个字,让童子送给苏轼。苏轼打开一看,竟然是“放屁!放屁!”四字。他立刻起身,前去同佛印理论。
苏轼见面就嚷道:“禅师!我的诗,你看不上没关系,也不能侮辱人呀!"佛印平静地说:“我什么时候侮辱你啦?”苏轼拿出纸说:“今天你一定要给我个说法!”禅师顿时哈哈大笑起来:“你不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苏轼听后十分羞愧,知道自己的修为还不够。
苏轼在朝廷当官之时,一次去拜访王安石,恰好王安石不在,苏轼就在书房中等待,他看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了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轼瞧了又瞧,觉得王安石真是乱写,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见到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轼知道自己没有别的过错,觉得王安石真是小心眼儿。一天,他出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苏轼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芝麻大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问小孩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苏轼离开花丛,听到不远处树上一阵清脆的鸟叫声,问旁人:“这是什么鸟叫?”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自以为是,改错了王安石的诗,所以王安石才给自己一个教训。
经过这些戏弄和教训以后,苏轼开始变得内敛,不再故意在人前显摆,并写了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吾儿愚且鲁,无病无灾到公卿”来表达自己守愚不骄的思想。
《论语》雍也篇0630句
【本篇引语】
本篇共包括30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vk 乐之者”;“敬鬼神而远之”;“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本篇里有数章谈到颜回,孔子对他的评价甚高。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原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①于民而能济众②,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③其犹病诸④。夫⑤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⑥,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①施:旧读shì,动词。
②众:指众人。
③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帝王,也是孔子心目中的榜样。儒家认为是“圣人”。
④病诸:病,担忧。诸,“之于”的合音。
⑤夫:句首发语词。
⑥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
【译文】
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评析】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在后面的章节里,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对此,我们到后面还会提到。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2023年01月31日
农历兔年正月初十
周二
第3180天
睿见、前瞻、实用
早读分享
财政部1月30日公布了2022年财政收支“成绩单”
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2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0.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超2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1%。
教育部新政
教育部发布的《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明确:烈士子女、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省级招委会可根据本地投档录取办法决定,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不得超过20分。
比亚迪拿下2022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比亚迪:预计2022年营收将突破420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亿元-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458.26%。期内,比亚迪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爆发式增长,公司销量同比实现强劲增长,勇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推动盈利大幅改善,并有效缓解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方面,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持续低迷,导致产能利用率偏低,该业务板块盈利承压,但受益于海外大客户份额提升及业务结构优化,实现了业务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三大航企预计2022年合计亏损逾1000亿元同比扩大152%
其中,国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约370亿元到395亿元,东航预计亏损约360亿元至390亿元,南航预计亏损303亿元到332亿元。根据公告计算,三大航去年净亏至少1033亿元,较2021年扩大152%。其中,国航去年净亏同比扩大约122%至137%;东航去年净亏同比扩大195%至219%;南航去年净亏同比扩大150%至174%。
伊朗中央银行:通过连接伊朗和俄罗斯合作开展的银行信息系统,700家俄罗斯银行可以与伊朗银行交换金融信息
此外,来自其他13个国家的106家非俄罗斯银行也已连接到该系统,可以同伊朗进行金融交易。该合作摆脱了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实现了两个国家银行系统的互联互通。
美国与荷兰、日本达成一致,限制向中方出口半导体相关的设备
外交部: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和私利,滥用出口管制,胁迫、诱拉一些国家组建遏制中国的小圈子,将经贸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美国法庭称强生公司不可以通过申请破产来结束癌症官司
美国一家联邦上诉法院裁定,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不能利用破产来解决4万多起有关其婴儿爽身粉的癌症诉讼。费城的三名法官组成的陪审团站在癌症受害者一边,他们认为强生错误地将其特别创建的子公司LTL管理公司置于法庭保护之下,以阻止全国各地的陪审团审理这些诉讼。这一裁决意味着强生必须再次为自己辩护,反驳婴儿爽身粉中受污染的滑石粉会致癌的说法。
重磅!拜登将于5月11日宣布结束新冠疫情紧急状态
摩根大通:美股2023年年初的上涨动能消退,预计随着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的增加,市场可能会在未来数月进一步走低。# 加州人造肉生产商Impossible Foods准备减员大约20%,公司据称2022年年底曾自愿向员工提议单独的薪酬和奖金。
昨日北向资金净买入额进历史第六 复盘历史前五次峰值
周一,A股市场迎来兔年“开门红”,北向资金节后再度爆买,当日全天净买入总额达186.14亿元,自2014年陆股通开通以来,历史上仅8个交易日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过180亿,而昨日186亿的净买入额排在第6位,也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净买入超千亿的月份。从历史数据来看,其单日净买入突破百亿元的次数累计共有49次,其中,突破200亿元以上仅有4次,分别为2021年5月25日、2021年12月9日、2019年11月26日、2021年1月8日,此外,2022年11月9日单日净买入近197亿元,逼近200亿元关口,位居榜单第五位。从上述五次历史峰值数据中可以发现,每逢北向资金大幅增持之日,酿酒、大金融成为其增持榜前列的常客,电子元件、汽车零部件、化学制药等行业也受到其偏好。
仙言潮声
一月寒尽,凛冬离去;二月春生,雪融草青。时光知味,岁月沉香。伴随着朝霞夕暮月圆月缺,梅开一月又走到了尾声,迎春二月即将踏歌而来。默默地看冬天的寒冷渐淡渐远,静静地期待春天的气息渐浓渐近。过去不会重来,未来无法预知,唯有一如既往微笑向前。一月再见,心仿佛还沉浸在跨年烟花的缤纷与绚烂里,祝福和憧憬仅仅开了个头,奋斗与收获依旧在路上。
美好的一天从大年初十拥有十全十美,迎风生春起,得雨呈瑞祥开始!
经典诵读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宋)林逋《宿洞霄宫》
注解:秋天远山迢迢不断,美景无限,难以一一游览;秋天遐思万千没有尽头。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注解:没有比爱护百姓更高尚的品德,没有比让百姓快乐更宽厚的行为。
人民早安
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就否定自己,也别因为一点不如意就失去信心。跌倒了不要紧,拍拍身上的灰,给自己一个鼓励的微笑。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未来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早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