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2022年完成金融业增加值1029.8亿元 同比增长7.6%
济南2022年完成金融业增加值1029.8亿元 同比增长7.6%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2月9日讯(记者 张敏敏) 2月9日,记者从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全市完成金融业增加值1029.8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和1.6个百分点。
济南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冯毅介绍,2022年,济南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6112.3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6和0.3个百分点;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5941亿元,较年初增加2504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保费收入631.9亿元,同比增长6.2%,高于全省1.6个百分点。
济南研究制定《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成立实体化工作专班,扎实推进改革试验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截至2022年末,科创企业贷款余额1242.7亿元,同比增长13.1%。设立科创金融事业部、中心12个、科技分(支)行等科创金融特色机构20家;全市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6家,居全省首位;驻济银行机构推出44项科创企业专项信贷产品;省内首单科创票据、首单科技园区CMBS、首单知识产权融资租赁业务、首单“数字经济”主题公司债券成功落地;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数字人民币试点相继获批。
济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精准有效。实现对全市44个省级重大项目、51个省级重点项目融资对接全覆盖,重大项目、重点项目贷款余额分别增长28.7%和265.7%;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长71.3%;绿色贷款余额增长63.4%;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18%,其中信用贷款增长39.4%,贷款户数增长22.7%;金融辅导和金融管家试点工作经验在全省推广。
加大助企纾困解难力度。截至目前,济南市209支金融辅导队累计结对辅导企业5605家,为3037户企业发放贷款701.9亿元。联合济南融资担保集团、齐鲁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济担-纾困贷”政府性担保贷款产品,截至2022年末,“济担-纾困贷”贷款担保金额累计达56.43亿元。
2022年,济南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济南市推进企业上市倍增行动计划》,企业上市补助由800万元增至1000万元。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和全国股转系统山东基地全部落地济南。2022年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8家,7家企业在证监会或证券交易所待审,19家企业在山东证监局备案辅导。截至目前,全市上市公司达到57家,股票59只。
外资金融机构引进取得新进展,富邦华一银行济南分行积极筹建中。江海汇鑫期货迁址完成,填补了济南市属期货牌照的空白。印发实施《济南市外商投资股权投资类企业试点工作指引》,将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市,第3只QFLP基金正在组建。华宝证券、山东港信期货等金融机构省级分公司顺利落地,全年新增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49家。
2022年,济南市39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150亿元,同比增长38.9%;26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累计投资115亿元;17家融资担保公司在保余额304.39亿元,同比增长43%。山东国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功发行财通-国惠小贷第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3.4亿元,综合票面利率创同期同类新低。山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顺利成交首批知识产权转让项目。
济南积极探索“党建+金融”工作模式,联合30余家驻济金融机构发起成立“金融党建联盟”;组织“齐鲁金融理财师大赛”,举办范围扩展至省会经济圈“1+6”城市;防范非法集资“0531”工作法经验被国家处非联办在全国推广(其中“0”表示坚持合“零”为整、凝聚部门合力;“5”表示畅通“五”条线索发现渠道,及时摸排找隐患;“3”表示把握“三”个环节,稳妥处置防风险;“1”表示聚焦“立足部门职能聚力化解风险”的工作目标,依法履职提效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0.9%,低于全省0.37个百分点,信贷资产质量位居全省前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