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销占比过高、依赖美欧市场,金利隆IPO胜算几何?
投资与理财
华勇(小财米儿观察员)
又有一家外销占比很高、依赖美国市场的生产企业要上市了——2月13日,江西金利隆橡胶履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利隆)称其已收到第二轮审核问询函,更新上市申请审核动态。据悉,去年8月金利隆就提交IPO上市申请,准备冲刺创业板。
此次IPO,金利隆计划募集资金4.98亿元,募集资金将用于年产30万条橡胶履带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然而,在当前国际贸易冲突加剧的情况下,金利隆的发展前景不免令人担忧,加上自身经营的一些问题,给这家专注于从事橡胶履带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企业IPO蒙上了一层阴影。
外销占比过大,供应商集中的风险加大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的报告期内,金利隆外销收入分别为3.27亿元、3.65亿元、3.86亿元和2.62亿元,外销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5.75%、52.12%、52.03%和59.40%,外销占比过大。数据显示,金利隆还有一些经贸商转销出口的销售,但金利隆将其划为了内销业务。例如,2019年—2022年上半年,金利隆的第一大客户杭州胜驰机械有限公司对其的采购均为转销出口,而金利隆对胜驰机械的销售金额占当期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14.77%、15.80%、15.69%和15.68%。由此计算,金利隆外销占比接近70%,占比是相当大的。
值得注意的是,金利隆外销占比中对美销售更是占大头,接近36%。当前中美经贸关系并没有缓和的趋势,若美国继续提高关税或采取其他贸易保护措施,可能会对金利隆直接出口美国市场带来不利影响。
小财米儿研究发现,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金利隆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商较为集中,其中2021年度,芯金、橡胶、钢丝、炭黑前五大主要供应商采购比重分别为96.91%、95.17%、100%、100%,可谓“一枝独大”。
当前投资者关注的是,今后金利隆有何新举措、新政策来改变外销依赖严重的局面,以应对国际贸易冲突日益激烈的挑战?又该如何改变、应对供应商过分集中的风险?未来是否有向其他供应单位加快拓展、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布局?
展开全文
业绩下滑增收不增利,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凸显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2年上半年,金利隆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87亿元、7.02亿元、7.66亿元和4.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17%。然而,其营业收入逐年上升,但净利润却出现大幅波动。2019年—2022年6月30日,金利隆的净利润分别为4731.9万元、7301.45万元、5962.22万元和4737.25万元,其中2021年较2020年净利润下滑32.79%。而毛利率方面亦有所下降,金利隆综合毛利率分别为 18.72%、22.74%、15.41% 和 19.56%,其中,2021年毛利率下滑了7.33个百分点。
同时,报告期各期末,金利隆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0.67%、25.58%、36.23%和37.30%,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7.10%、15.74%、19.12%和38.86%,整体出现逐年升高之势。
投资者普遍担忧,金利隆业绩下滑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未来有何举措改变增收不增利的局面?近四年应收账款占比持续升高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是否存在对主要客户的信用政策发生放宽的调整,通过放宽信用期以短期刺激销售的情形?未来将采取什么有效举措来降低、化解应收账款占比过大的问题与风险?
此外,2019年—2022年6月30日,金利隆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2.87%、64.64%、53.95%和52.57%,整体占比较高;金利隆存货周转率分别为6.50次、5.29次、4.55次和5.07次,呈逐渐下降趋势。这可并不是好现象。
关联交易明显,客户及供应商重叠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金利隆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与其经营范围具有相似性的企业包括金隆农业、金利隆鞋业、临海隆鑫、上海金里隆,其中临海隆鑫、上海金里隆先后注销,金隆农业原经营范围为橡胶三角带、输送带、胶管、密封条、工业橡胶制品生产制造销售,金利隆鞋业生产销售胶鞋、橡胶履带,与金利隆的经营范围具有相似性。由此可见,金利隆与其实际控制的其他企业在过往曾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交易,客户及供应商有所重叠。
招股书显示,在金利隆的五大供应商中,有多家系其关联方。其中,2022年上半年的第五大供应商江西赛力特由其控股股东江西鑫鑫持股87.14%,当期向其采购芯金2016.95万元,占比6.73%;2019年—2020年,金利隆向实控人郑友直曾经参股的江西银利隆采购芯金分别为3508.35万元、5436.04万元,占比分别为8.69%、10.42%,分别系同期的第三、第四大供应商。
关联公司频繁注销,多项经营不合规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2年上半年,金利隆注销的关联方包括临海隆鑫、江西鑫利隆、金利隆物流、上海金里隆、金志农机、金利隆科技等企业,原因同样令人不解。这些关联公司的转让、注销原因是什么?存续期间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是否存在转让注销后仍继续与金利隆发生交易的情形,是否存在为金利隆承担成本、费用或输送利益等情形?
小财米儿研究发现,报告期内金利隆多项经营不合规。比如,金利隆曾多次向其实控人郑友直拆入资金。2019年,金利隆向实控人郑友直拆入资金9,964.82万元,2020年金利隆向郑友直控制的关联方金志农机拆入资金167.92 万元,上述资金拆借利率为12%/年。2019年、2020年金利隆分别收到郑友直家族转入资金639.90万元、800.00万元,用于支付实际控制人家族过节费、春节红包支付、高管年终奖以及别墅装修款等。投资者不禁要问,这些资金拆借、往来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值得注意的是,一边是募资补流1.9亿元,一边是大手笔分红3亿元。小财米儿发现,在上市辅导前,金利隆曾突击分红3亿元,而报告期内三年半的净利润之和仅有2.27亿元。与大手笔慷慨分红、分红款大多流入实控人郑友直家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金利隆对员工保障方面的投入却显得很抠门,曾有年度公司近半数员工未缴纳医保。
另外招股书还显示,金利隆未能较好履行社会责任。报告期内,金利隆年产60万条橡胶履带、5万条橡胶三角带整体搬迁扩建项目存在未进行环保验收即开始生产经营的情形,年产60万条橡胶履带技术改造项目存在未履行项目备案、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即进行开工建设的情形。
小财米儿还发现,目前郑友直家族持股95.20%,明显一股独大、高度家族化。这或是金利隆IPO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路障”。
在此期间,小财米儿曾就金利隆IPO出现的问题及经营挑战致电询问,然而截至发稿,仍未收到其相关回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