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热载体基础知识
一、 什么是热载体
以间接方式将热量从加热单元传递到用热单元的传热介质称为热载体。
二、 工业热载体分类
三、 有机热载体定义 、 分类
1. 定义
国家标准 GB/T23971-2009《有机热载体》 中给出了有机热载体、 合成型有机热载体、 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的定义
有机热载体——作为传热介质使用的有机物质的统称。 包括叫导热油, 传热油、 热媒油、 热导油等。
合成型有机热载体——以化学合成工艺生产的, 具有一定化学结构和确定的化学名称的有机热载体。
矿物油型有机热载体——以石油为原料, 经蒸馏和精制(包括溶剂精制和加氢精制) 工艺得到适当馏分生产的, 主要组分为烃类混合物的有机热载体。
气相有机热载体——具有沸点和共沸点, 可以在气相条件下使用的合成型有机热载体。(注: 气相有机热载体也可以通过加压的方式在液相使用, 因此也称
展开全文
为气相/液相有机热载体)。
液相有机热载体——具有一定馏程范围, 在液相条件下使用的有机热载体。
2、 分类
有机热载体通常分为两组主要类别:
——在液相条件下使用的矿物油型和合成型有机热载体。
——在液相和气相条件下使用的合成型有机热载体。
四、 热载体简史及现状
1、 合成型
20 世纪 30 年代, 美国道氏化学公司(DOW) 首次生产出联苯—联苯醚的混合物, 商品名为道生(Dowtherm A) ,获得专利并应用于加热系统, 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和成型热载体的生产。 其后在欧美市场开发出一些类似的产品。 5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 , 其中美国孟山都(首诺) 研制的氢化三联苯成为最畅销的产品。 60 年代后, 日本推出了烷基联苯类系列产品; 德国推出了 苄基甲苯系列、 二甲基联苯醚等; 英国推出了聚乙烯醇合成热载体。
我国起步较晚始于 60 年代, 90 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
目前全球范围内合成油制造商主要集中在德国朗盛(拜耳)、 美国陶氏、 美国首诺、 日本综研、 南非萨索耳、 法国道达尔六家化工公司。 产品类型基本上为联苯—联苯醚、 氢化三联苯、 二苄基甲苯、 二芳基烷、 二甲苯基醚、 一苄基甲苯类高温合成热载体。
2、 矿物型
美国 50 年代开始采用, 70 年代加入添加剂使性能得提高。 我国始于 70 年代研制和生产。 国内外生产厂家较多, 品种繁多。
3、 我国热载体市场现状
(1) 产量
据 2010 年 8 月份统计, 我国生产销售有机热载体的厂家约有 270 余家, 多数分布在江苏、 浙江、 上海、 山东、 吉林、 辽宁、 河北等地, 市场总量约计 10-20万吨。 国产有机热载体以矿物油型为主, 约 10 万吨左右, 进口有机热载体以合成型为主, 约 2 万吨左右。 进口有机热载体代理商多数分布在广东、 江苏、 上海、山东等地。
(2) 价格
合成型是纯的或比较纯的化学品, 与矿物型相比较, 具有热稳定性好、 使用温度高、 寿命长及可再生等特点。
五、 有机热载体的优点
有机热载体是一种优良的传热介质, 既可加热又可散热, 既可作为加热介质又可作为冷却介质。
它与蒸汽加热相比具有加热均匀、 操作简单、 安全环保、 节约能源、 控温精度高, 操作压力低等优点。
评论